论我国私募基金法律制度的构建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私募基金的基本问题 | 第15-27页 |
·私募基金的含义及其分类 | 第15-19页 |
·私募基金的含义 | 第15-19页 |
·私募基金的分类 | 第19页 |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比较分析 | 第19-21页 |
·私募基金的法律性质 | 第21-25页 |
·信托的本质特征 | 第21-22页 |
·私募基金法律本质是信托 | 第22-24页 |
·私募基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信托 | 第24-25页 |
·私募基金与其它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25-27页 |
·私募基金与非法集资 | 第25-26页 |
·私募基金与代客理财 | 第26-27页 |
第3章 我国私募基金所存在的问题及立法的必要性 | 第27-37页 |
·私募基金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第27-30页 |
·我国私募基金存在的原因 | 第27-28页 |
·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阶段 | 第28-29页 |
·我国私募基金的表现形式 | 第29-30页 |
·目前我国私募基金所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私募基金缺乏合法地位 | 第30-31页 |
·私募基金主体不合格、内部权责不明 | 第31-32页 |
·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无序、资金来源混杂 | 第32页 |
·保底承诺的不利因素 | 第32-33页 |
·违法操作的负面影响 | 第33-34页 |
·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和责任体系 | 第34页 |
·建立我国私募基金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第34-37页 |
·私募基金需要通过立法来为自身“正名” | 第35页 |
·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需要对私募基金进行立法 | 第35-36页 |
·对私募基金进行立法能促进我国投资基金业的发展 | 第36-37页 |
第4章 国内外私募基金法律制度现状 | 第37-46页 |
·我国目前私募基金相关法律制度 | 第37-40页 |
·信托法律制度与私募基金 | 第37-38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与私募基金 | 第38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与私募基金 | 第38-39页 |
·《合伙企业法》与私募基金 | 第39页 |
·《证券投资基金法》与私募基金 | 第39-40页 |
·海外私募基金法律制度 | 第40-46页 |
·美国私募基金法律制度 | 第40-43页 |
·英国私募基金法律制度 | 第43-44页 |
·台湾地区私募基金法律制度 | 第44-46页 |
第5章 我国私募基金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设想 | 第46-60页 |
·我国私募基金立法的基本原则 | 第46-47页 |
·基金财产独立性原则 | 第46页 |
·私募基金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 | 第46-47页 |
·市场行为合格和效率原则 | 第47页 |
·立足我国现实与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 第47页 |
·建立我国私募基金市场准入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47-51页 |
·私募基金设立的市场准入 | 第48页 |
·私募基金主体资格的市场准入 | 第48-51页 |
·关于私募基金组织形式和募集方式的立法 | 第51-54页 |
·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 | 第51-52页 |
·私募基金的募集方式 | 第52-54页 |
·私募基金的风险管理及监管立法 | 第54-58页 |
·明确私募基金监管机构 | 第54-55页 |
·对资金来源的监管立法 | 第55-56页 |
·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制度 | 第56-57页 |
·加强银行信贷监管 | 第57页 |
·立法中应制定利益分配指导性规则 | 第57-58页 |
·建立我国私募基金责任体系 | 第58-59页 |
·我国相关法律的综合建设对私募基金立法的支持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