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前言 | 第9-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 1 国内外对杜仲研究开发状况 | 第11-15页 |
| ·杜仲的主要营养成分 | 第11-12页 |
| ·杜仲主要药理功效 | 第12-13页 |
| ·杜仲对动物的安全性 | 第13页 |
| ·杜仲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 ·杜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前景 | 第15页 |
| 2 国内外对大蒜素研究开发状况 | 第15-19页 |
| ·大蒜素的性质 | 第15-16页 |
| ·大蒜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主要功能 | 第16-17页 |
| ·大蒜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 ·大蒜素的应用前景 | 第19页 |
| 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复方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 ·复方饲料添加剂的组成原则 | 第19-20页 |
| ·鱼类复方添加剂的探索 | 第20-21页 |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复方制剂的展望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杜仲提取物与大蒜素对鱼类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 第22-28页 |
| 1 材料 | 第22-23页 |
| ·供试菌株 | 第22页 |
| ·培养基 | 第22页 |
| ·试验药品 | 第22-23页 |
| 2 方法 | 第23页 |
| ·菌液制备 | 第23页 |
| ·杜仲药液的制备 | 第23页 |
|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第23页 |
| ·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 | 第23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 ·试验药物对供试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 第23-25页 |
| ·试验药物对供试菌株的最小杀菌浓度(MBC) | 第25-27页 |
| 4 讨论与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杜仲提取物大蒜素复方制剂对草鱼免疫力的影响 | 第28-3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 ·供试鱼及饲养条件 | 第28页 |
| ·添加剂与日粮 | 第28页 |
| ·供试菌 | 第28-29页 |
| ·饲养管理 | 第29页 |
| ·成活率的测定 | 第29页 |
| ·攻毒实验 | 第29-30页 |
| ·免疫 | 第30页 |
| ·凝集抗体效价的测定 | 第30页 |
| ·白细胞吞噬活性的测定 | 第3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 ·草鱼的成活率与生长速度 | 第30页 |
| ·攻毒后的存活率 | 第30-31页 |
| ·凝集抗体效价 | 第31-32页 |
| ·白细胞的吞噬活性 | 第32页 |
| 3 讨论 | 第32-34页 |
| ·抗体凝集效价 | 第33页 |
| ·白细胞的吞噬活性 | 第33页 |
| ·免疫保护力 | 第33-34页 |
| ·添加剂提高草鱼免疫力机理的分析 | 第34页 |
| 4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杜仲大蒜复方添加剂对草鱼生产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 第35-4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 ·日粮配方与饲料添加剂 | 第35-36页 |
| ·供试草鱼 | 第36页 |
| ·饲养管理 | 第36页 |
| ·试验测定指标及其方法 | 第3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 ·存活率、生长速度与饲料系数 | 第36-37页 |
| ·草鱼的内脏器官指数 | 第37页 |
| ·基本营养成分 | 第37-39页 |
| 3 讨论 | 第39-40页 |
| ·添加药物对成活率的影响 | 第39页 |
| ·添加药物对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39页 |
| ·添加药物对草鱼的内脏器官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添加药物对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第40页 |
| 4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主要创新 | 第41-42页 |
| 1 结论 | 第41页 |
| 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 附录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