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马克思哲学实践观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 | 第7-12页 |
(一) 马克思哲学实践观产生的历史条件 | 第7-8页 |
(二) 马克思哲学实践观产生的理论来源 | 第8-12页 |
二、对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理解 | 第12-15页 |
(一) 理论与实践对置的意义上突出了实践的“行” | 第12页 |
(二) 实践是一种生产性、对象性的活动 | 第12-13页 |
(三) 实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 | 第13-15页 |
三、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特点 | 第15-31页 |
(一) 马克思哲学实践观以人的感性活动为起点 | 第15-20页 |
(二) 实现感性转向——从理论批判到实践批判 | 第20-25页 |
(三) 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 第25-31页 |
四、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现实意义 | 第31-36页 |
(一) 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着眼于客观世界的改造 | 第31-32页 |
(二) 批判的视野之下赋予哲学新的己任 | 第32-33页 |
(三) 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着眼于实现人的解放 | 第33-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论文摘要 | 第41-43页 |
ABSTRACT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