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型甘薯施用腐植酸和钾肥改善品质的生理基础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1 前言 | 第12-19页 |
·目的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腐植酸对作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12-16页 |
·淀粉含量 | 第12-13页 |
·可溶性糖含量 | 第13页 |
·维生素C 含量 | 第13-14页 |
·蛋白质含量 | 第14-15页 |
·硝酸盐含量 | 第15-16页 |
·钾素营养对作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16-19页 |
·淀粉含量 | 第16页 |
·可溶性糖含量 | 第16-17页 |
·维生素C 含量 | 第17页 |
·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 | 第17-18页 |
·硝酸盐含量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试验设计 | 第19页 |
·取样方法 | 第19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9-21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51页 |
·腐植酸对块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21-36页 |
·收获期块根产量和品质 | 第21-25页 |
·收获期块根产量及商品薯率 | 第22-23页 |
·收获期块根营养品质 | 第23-25页 |
·块根糖代谢 | 第25-32页 |
·可溶性糖及组分含量动态变化 | 第25-27页 |
·淀粉及组分含量动态变化 | 第27-29页 |
·蔗糖合酶(SS)活性 | 第29-30页 |
·淀粉酶活性 | 第30-31页 |
·转化酶活性 | 第31-32页 |
·蔗糖-蔗糖果糖基转移酶活性 | 第32页 |
·地上部器官糖代谢 | 第32-34页 |
·地上部各器官中蔗糖含量变化动态 | 第32-34页 |
·功能叶中磷酸蔗糖合酶活性 | 第34页 |
·块根中维生素C 和硝态氮含量变化动态 | 第34-36页 |
·不同生长期块根中维生素C 含量 | 第34-35页 |
·不同生长期块根中硝态氮和氨基酸含量 | 第35-36页 |
·钾肥对块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36-51页 |
·收获期块根产量和品质 | 第36-41页 |
·收获期块根产量和商品薯率 | 第36-38页 |
·收获期块根营养品质 | 第38-41页 |
·块根糖代谢 | 第41-48页 |
·可溶性糖及组分含量动态变化 | 第41-42页 |
·淀粉及组分含量动态变化 | 第42-44页 |
·蔗糖合酶(SS)活性 | 第44-45页 |
·淀粉酶活性 | 第45-46页 |
·转化酶活性 | 第46-47页 |
·蔗糖-蔗糖果糖基转移酶活性 | 第47-48页 |
·地上部器官糖代谢 | 第48-50页 |
·地上部各器官中蔗糖含量变化动态 | 第48-49页 |
·功能叶中磷酸蔗糖合酶活性 | 第49-50页 |
·块根中维生素C 和硝态氮含量变化动态 | 第50-51页 |
·不同生长时期块根中维生素C 含量 | 第50-51页 |
·不同生长时块根中期硝态氮含量 | 第51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51-58页 |
·腐植酸提高块根产量及商品薯率的原因 | 第51-52页 |
·腐植酸提高块根可溶性糖含量的生理原因 | 第52-54页 |
·腐植酸对块根中维生素C 和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 第54页 |
·钾肥提高块根产量及商品薯率的原因 | 第54页 |
·钾肥对块根淀粉和可溶性糖的调控效应 | 第54-56页 |
·钾肥对块根中维生素C 和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