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8页 |
·外国关于经济犯罪资格刑的立法现状 | 第14-15页 |
·由主要剥夺政治权利发展到主要剥夺民事权利 | 第14页 |
·适应经济犯罪的复杂性,资格刑种类较多 | 第14-15页 |
·针对法人犯罪设立了相应的资格刑 | 第15页 |
·我国经济犯罪资格刑的立法现状及缺陷分析 | 第15-18页 |
·资格刑在经济犯罪中的适用面狭窄、种类单一 | 第15-16页 |
·我国刑法资格刑的针对性不强 | 第16页 |
·由我国非刑事法律将剥夺资格作为行政处罚措施有违罪刑均衡原则 | 第16页 |
·我国的剥夺政治权利这一资格刑在适用经济犯罪时剥夺面过宽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增设经济犯罪资格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8-31页 |
·增设经济犯罪资格刑的必要性 | 第18-28页 |
·体现资格刑自身特性的需要 | 第18-21页 |
·有效惩治经济犯罪的需要 | 第21-25页 |
·契合刑罚价值的需要 | 第25-27页 |
·完善我国刑罚体系的需要 | 第27-28页 |
·增设经济犯罪资格刑的可行性 | 第28-31页 |
·立法机关和学者的研究是其必要的理论准备 | 第28页 |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剥夺政治权利刑罚为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第28-29页 |
·我国古代刑法史上有关资格刑的规定为资格刑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经验.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增设经济犯罪资格刑的具体构想 | 第31-39页 |
·关于增设“禁止从事特定职业”的资格刑 | 第31-34页 |
·禁止担任特定职务 | 第33-34页 |
·禁止从事特定的职业 | 第34页 |
·关于增设针对犯罪单位的资格刑 | 第34-39页 |
·停业整顿或改组 | 第35-36页 |
·剥夺或限制经济活动的权利 | 第36页 |
·强制解散 | 第36-37页 |
·剥夺荣誉称号 | 第37-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