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庄油田大古67块低渗透油藏地质及开发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概况 | 第8-9页 |
第二章 油藏地质特征 | 第9-34页 |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9-12页 |
·地层发育情况 | 第9页 |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9-11页 |
·地层对比结果分析 | 第11-12页 |
·构造研究 | 第12-16页 |
·构造特征 | 第12-15页 |
·微型构造 | 第15-16页 |
·储层特征研究 | 第16-28页 |
·物性特征 | 第16页 |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 | 第16-18页 |
·沉积相研究 | 第18-19页 |
·储层非均质性 | 第19-28页 |
·油藏综合模型研究 | 第28-33页 |
·流体性质 | 第28页 |
·油藏温度和压力 | 第28-29页 |
·油藏类型 | 第29页 |
·储量计算 | 第29-30页 |
·小层综合评价 | 第30-33页 |
·结论及认识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开发历程及开发现状 | 第34-36页 |
·开发历程 | 第34-35页 |
·开发现状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开采特征及开发效果评价 | 第36-42页 |
·开采特征 | 第36-39页 |
·油井初期自然产能较高同,但产量递减快 | 第36-37页 |
·压裂及重复压裂效果好,增产效果明显 | 第37-38页 |
·多数单井累产油量较高,效果较好 | 第38-39页 |
·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并有逐年递减趋势 | 第39页 |
·开发效果评价 | 第39-42页 |
·采出程度评价 | 第39-40页 |
·存水率评价 | 第40-41页 |
·耗水量评价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开发状况分析及主要开发矛盾 | 第42-53页 |
·油藏数值模拟 | 第42-45页 |
·三维油藏模型建立 | 第42-43页 |
·开发历史拟合 | 第43-45页 |
·开发状况分析 | 第45-52页 |
·储量动用状况分析 | 第45-48页 |
·井网完善性分析 | 第48-49页 |
·能量状况分析 | 第49-50页 |
·生产状况分析 | 第50-51页 |
·注水井分析 | 第51-52页 |
·主要开发矛盾 | 第52-53页 |
第六章 调整对策研究 | 第53-63页 |
·细分层系 | 第53-56页 |
·层系调整的必要性 | 第53-54页 |
·层系调整的可行性 | 第54-56页 |
·井网加密 | 第56-60页 |
·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 | 第56页 |
·加密可行性分析 | 第56-58页 |
·五号桩油田桩74块小井距开采试验 | 第58-59页 |
·井网方式 | 第59页 |
·合理井距 | 第59-60页 |
·大型压裂 | 第60-63页 |
·梁112压裂效果分析 | 第61页 |
·夏509大型压裂效果分析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