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形成与发展 | 第9-13页 |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人民利益观 | 第9页 |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人民利益观 | 第9-10页 |
(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人民利益观 | 第10-11页 |
(四) 以胡锦涛为核心新的领导集体的人民利益观 | 第11-13页 |
二、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主要内容 | 第13-18页 |
(一) 以逐步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为出发点 | 第13-14页 |
(二) 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 | 第14-15页 |
(三) 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大力倡导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 | 第15-17页 |
(四)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注重实践效果和人民评判 | 第17-18页 |
三、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基本特点 | 第18-22页 |
(一) 实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一 | 第18-19页 |
(二) 摒弃了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 第19-21页 |
(三) 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特点 | 第21-22页 |
四、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历史作用和当代意义 | 第22-29页 |
(一) 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统一,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 第22-24页 |
(二) 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是中国共产党获得领导中国革命胜利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力量的基础 | 第24-26页 |
(三) 有利于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解决人民所遇到的困难 | 第26-27页 |
(四)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后记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