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现状及在我国的必要性 | 第11-17页 |
·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现状 | 第11-14页 |
·被害人保护与犯罪人复归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 第11-13页 |
·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我国引进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 | 第14-17页 |
·引进刑事和解制度是完善我国刑法结构的需要 | 第14-15页 |
·引进刑事和解制度是顺应国际刑事法律改革潮流的需要 | 第15页 |
·引进刑事和解制度是避免“私了”现象泛滥的现实需要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刑事和解制度的优势 | 第17-30页 |
·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被害人利益的保护 | 第17-21页 |
·刑事和解制度确认被害人是解决纠纷的主体 | 第17-19页 |
·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充分补偿被害人遭受的损害 | 第19-20页 |
·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增强被害人的社会认同感 | 第20-21页 |
·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犯罪人利益的保护 | 第21-24页 |
·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使犯罪人避免“标签”的不良影响 | 第21-22页 |
·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降低犯罪人的再犯率 | 第22-23页 |
·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增强犯罪人的社会责任感 | 第23-24页 |
·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社会利益的保护 | 第24-27页 |
·刑事和解制度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 第24-25页 |
·刑事和刑事和解制度能够降低纠纷解决的成本 | 第25-26页 |
·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提高刑事案件解决的效率 | 第26-27页 |
·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发展所特有的优势 | 第27-30页 |
·传统“和”文化的影响 | 第27-28页 |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渗透 | 第28页 |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指导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刑事解制度的弊端 | 第30-37页 |
·刑事和解制度触犯了刑法的基本原则 | 第30-31页 |
·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误读了犯罪的本质 | 第31-34页 |
·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着损害当事人利益的可能性 | 第34页 |
·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发展所面临的特殊弊病 | 第34-37页 |
·传统的尚刑、重刑思想的阻碍 | 第34-35页 |
·国家本位的价值观的制约 | 第35-36页 |
·部门利益作祟的掣肘 | 第36-37页 |
展望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