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以江苏为例

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9页
第1章 导论第19-36页
   ·问题的提出第19-21页
   ·研究意义第21-2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23-30页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30-32页
     ·研究目标第30页
     ·研究内容第30-32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32-35页
     ·研究方法第32-33页
     ·技术路线第33-35页
     ·数据及数据来源第35页
   ·创新与不足第35-36页
第2章 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框架第36-72页
   ·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第36-54页
     ·乡村治理理论第36-41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第41-54页
   ·多中心乡村治理理论第54-61页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基本假设与新意之所在第55页
     ·多中心治理的主要内容第55-60页
     ·走向中国特色的多中心治理第60-61页
   ·基于多中心治理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分析框架第61-72页
     ·多中心乡村治理模式第62-63页
     ·多中心乡村治理模式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第63-72页
第3章 国际经验借鉴及对我国的启示第72-86页
   ·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第72-78页
     ·亚洲国家的经验第72-74页
     ·欧美等发达国家经验第74-78页
   ·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借鉴第78-82页
     ·权力结构分析第78-79页
     ·责任结构分析第79-80页
     ·融资结构分析第80-82页
   ·乡村治理与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82-86页
     ·发展农合组织,形成多元化治理主体第83页
     ·政府直接支持与间接相结合第83-84页
     ·减少府际间博弈造成的利益损失第84-86页
第4章 不同乡村治理模式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第86-123页
   ·我国乡村治理的模式变迁及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影响第86-101页
     ·传统的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影响第87-89页
     ·我国现代化早期的乡村治理模式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第89-92页
     ·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治理模式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影响第92-98页
     ·村民自治模式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影响第98-101页
   ·乡村治理模式比较研究第101-111页
     ·经济发达地区不同乡村治理模式比较研究第102-103页
     ·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不同乡村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第103-105页
     ·乡村治理中的村民及其治理——从“人”的视角出发第105页
     ·公共产品与公共行为提供中的村民治理第105-107页
     ·村民治理走出“自然状态”的突破口——从理论的视角看第107-109页
     ·村民治理走出“自然状态”的途径——从实际操作的层面看第109-111页
   ·我国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第111-118页
     ·我国乡村治理困境第111-113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第113-118页
   ·我国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反思第118-123页
     ·我国乡村治理困境反思第118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反思第118-123页
第5章 从第三部门的视角看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嬗变第123-173页
   ·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第三部门的发展第123-159页
     ·第三部门在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功能定位第123-124页
     ·类政权性组织第124-129页
     ·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现状与发展第129-141页
     ·农民维权组织的现状与发展第141-147页
     ·农村综合性社会组织的现状与发展第147-156页
     ·农民社会组织制约性因素分析第156-159页
   ·乡村治理与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产权问题分析第159-161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重博弈过程及对策研究第161-167页
     ·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第162-163页
     ·乡镇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博弈分析第163-164页
     ·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博弈分析第164-165页
     ·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之间的博弈分析第165-167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重博弈过程及对策研究第167页
   ·苏南、苏北农村组织发展及对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的影响第167-173页
     ·苏南、苏北农村组织发展现状第167-169页
     ·重塑农村社会组织的路径选择第169-171页
     ·总结第171-173页
第6章 苏南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实证研究第173-194页
   ·苏南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173-176页
   ·苏南乡村治理情况第176-188页
     ·苏南乡村权力结构第176-182页
     ·苏南乡村民主状况第182-185页
     ·苏南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第185-187页
     ·苏南治理模式的选择第187-188页
   ·苏南治理模式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第188-194页
     ·苏南财政收支状况第188-191页
     ·苏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第191-192页
     ·苏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分析第192页
     ·苏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分析第192-194页
第7章 苏北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实证研究第194-213页
   ·苏北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194-196页
   ·苏北乡村治理情况第196-202页
     ·苏北乡村权力结构第196-199页
     ·苏北乡村民主状况第199-200页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第200-201页
     ·苏北治理模式的选择第201-202页
   ·苏北治理模式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第202-213页
     ·苏北财政收状况第202-207页
     ·苏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分析第207-209页
     ·苏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分析第209-211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分析第211-213页
第8章 苏南、苏北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比较研究第213-242页
   ·苏南、苏北经济情况比较第213-219页
     ·经济指标比较第213-219页
     ·村庄社会经济比较第219页
   ·乡村治理情况对比第219-228页
     ·权力结构分析第220-224页
     ·乡村民主状况第224-227页
     ·苏南苏北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比较第227-228页
   ·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结构第228-233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权力结构第228-229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结构第229-230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融资结构第230-233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第233-235页
     ·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分析第233-234页
     ·农村公共产品的融资分析第234页
     ·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分析第234-235页
   ·苏南、苏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评价第235-242页
     ·苏南、苏北农村有线广播普及与利用率比较第235-236页
     ·苏南、苏北农村养老保障状况比较第236-239页
     ·综合评价第239-242页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第242-255页
   ·研究结论第242-249页
   ·研究对策第249-255页
参考文献第255-269页
致谢第269-27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主持项目目录第271-272页

论文共2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飞机装配型架卡板快速设计及分析技术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相关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