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自调整PID控制在锅炉汽包水位控制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锅炉控制的研究现 | 第13-1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控制方法分析 | 第17-35页 |
·PID控制理论 | 第17-19页 |
·模糊控制理论 | 第19-31页 |
·模糊控制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第19-22页 |
·模糊控制的基本思想 | 第22-23页 |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23-24页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24-29页 |
·论域、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的选择 | 第29-31页 |
·模糊控制的主要优点 | 第31页 |
·模糊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 | 第31-34页 |
·模糊PID控制原理 | 第31-33页 |
·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实现 | 第33-34页 |
·本章小节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锅炉汽包水位系统特性与控制策略分析 | 第35-43页 |
·汽包水位的动态特性 | 第36-40页 |
·汽包水位在给水流量作用下的动态特性 | 第37-38页 |
·汽包水位在蒸汽流量作用下的动态特性 | 第38-40页 |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 | 第40-42页 |
·单冲量控制系统 | 第41页 |
·双冲量控制系统 | 第41页 |
·三冲量控制系统 | 第41-42页 |
·本章小节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方法设计与仿真研究 | 第43-65页 |
·仿真工具简介 | 第43-45页 |
·关于MATLAB | 第43页 |
·关于SIMULINK | 第43-44页 |
·仿真实现 | 第44-45页 |
·锅炉汽包水位的PID控制 | 第45-46页 |
·锅炉汽包水位的模糊控制 | 第46-54页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46-51页 |
·基本模糊控制器的仿真 | 第51-54页 |
·锅炉汽包水位的模糊自调整PID控制 | 第54-63页 |
·模糊自调整PID控制器结构设计 | 第54-55页 |
·精确量的模糊化 | 第55-56页 |
·建立模糊控制规则 | 第56-59页 |
·基于控制规则库的模糊推理 | 第59页 |
·输出量的去模糊化 | 第59-60页 |
·仿真实现 | 第60-63页 |
·三种控制方法的比较 | 第63-65页 |
第五章 模糊自调整 PID控制器硬件、软件设计 | 第65-79页 |
·系统的参数与控制指标 | 第65-66页 |
·硬件设计的基本思想 | 第66-67页 |
·控制电路设计 | 第67-75页 |
·选择CPU | 第67-68页 |
·输入通道的设计 | 第68-70页 |
·输出通道的设计 | 第70-71页 |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设计 | 第71-72页 |
·程序存储器的扩展设计 | 第72-73页 |
·键盘显示电路的设计 | 第73页 |
·串行通讯接口设计 | 第73-74页 |
·地址分配 | 第74-75页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75-78页 |
·主程序流程图 | 第75页 |
·A/D转换子程序设计 | 第75-76页 |
·控制子程序设计 | 第76-77页 |
·D/A转换子程序设计 | 第77-78页 |
·键盘/显示子程序设计 | 第78页 |
·本章小节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0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9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