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高温和太阳紫外辐射对螺旋藻和节旋藻生长和生理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前言第13-33页
 第一节 螺旋藻和节旋藻概述第13-20页
  1 螺旋藻/节旋藻发现及其生长的生态环境第13-14页
  2 螺旋藻/节旋藻形态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特征第14-15页
  3 螺旋藻属(Spirulina)和节旋藻属(Arthrospira)的划分以及存在的问题第15页
  4 螺旋藻/节旋藻的形态变异现象及其研究第15-16页
  5 螺旋藻/节旋藻的形态变异现象及其研究第16-18页
  6 螺旋藻和节旋藻的营养价值及医疗保健功能第18-20页
   ·营养价值第18页
   ·医疗保健功能第18-20页
     ·节旋藻多糖第18-19页
     ·藻胆蛋白第19页
     ·节旋藻脂肪酸第19页
     ·色素和维生素第19-20页
 第二节 高温和紫外辐射与蓝藻关系的研究状况第20-31页
  1 高温与蓝藻关系的研究概况第20-26页
   ·高温的伤害作用研究第21-23页
     ·高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1-22页
     ·高温对呼吸作用的影响第22页
     ·活性氧对生物大分子的损伤作用第22-23页
   ·高温与渗透调节(osmoregulation)的研究第23-24页
   ·高温与抗氧化系统(Antioxidative system)的研究第24-25页
   ·高温与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的研究第25-26页
   ·高温与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的研究第26页
  2 紫外辐射与蓝藻关系的研究概况第26-31页
   ·紫外线对蓝藻的伤害作用第27-28页
     ·对蛋白质的伤害第27-28页
     ·对DNA 的损伤第28页
     ·对色素的破坏第28页
   ·藻类对紫外辐射的适应机制第28-31页
     ·避开UVB 辐射第28-29页
     ·屏蔽UVB 辐射第29页
     ·合成补偿性物质第29-30页
     ·有效修复合成机制第30页
     ·其他机制第30-31页
 第三节 研究螺旋藻/节旋藻的高温和紫外辐射生理学的背景和意义第31-33页
第一章 节旋藻野生型藻株与直线型突变藻株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第33-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3-38页
   ·材料第33-35页
     ·藻种第33页
     ·培养基组成第33-35页
   ·实验主要仪器第35页
   ·方法第35-38页
     ·材料的培养第35页
     ·相对生长速率的测定第35-36页
     ·叶绿素a(chla)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的测定第36页
     ·藻蓝蛋白(PC)和别藻蓝蛋白(APC)含量的测定第36页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第36-37页
     ·游历脯氨酸(Pro)含量的测定第37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第37-38页
   ·数据处理第38页
 2 结果与讨论第38-44页
   ·高温胁迫对相对生长率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第38-41页
   ·高温胁迫对MDA 含量的影响第41-42页
   ·高温胁迫对Pro 含量的影响第42页
   ·高温胁迫对SOD﹑CAT 活性的影响第42-44页
 3 结论第44-45页
第二章 太阳紫外辐射对的不同品系的螺旋藻和节旋藻群体和个体生长状况的影响第45-6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6-48页
   ·材料及室内培养第46-47页
   ·太阳光辐射实验第47页
   ·对螺旋藻和节旋藻群体和藻丝个体生长的影响测定第47页
   ·生长速率的测定第47页
   ·上浮率的测定第47-48页
   ·形态观察与测量第48页
   ·叶绿素a(chla)和紫外吸收物质MAAs 含量的测定第48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8-61页
   ·不同辐射处理对于螺旋藻和节旋藻生长状况的影响第48-58页
     ·不同辐射处理下螺旋藻和节旋藻的团聚现象第48-50页
     ·不同辐射处理对螺旋藻和节旋藻生长速率的影响第50-51页
     ·不同辐射处理对螺旋藻和节旋藻上浮率的影响第51-53页
     ·不同辐射处理对螺旋藻和节旋藻藻丝长度的影响第53-54页
     ·不同辐射处理对螺旋藻和节旋藻螺距的影响第54-58页
   ·不同辐射处理对螺旋藻和节旋藻chla 和MAAs 含量的影响第58-61页
     ·不同辐射处理对螺旋藻和节旋藻chla 含量的影响第58-59页
     ·不同辐射处理对螺旋藻和节旋藻MAAs 含量的影响第59-61页
 3 讨论与总结第61-65页
参考文献第65-74页
文章发表情况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器人避障模块的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PROFIBUS的油库分布式监控系统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