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行为价值论--兼论基于行为价值论的价值分配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0. 引言第8-15页
   ·研究背景第8-13页
     ·时代背景第8-9页
     ·理论背景第9-13页
       ·行为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9-11页
       ·产权理论第11-12页
       ·劳动价值论在论战中发展第12-13页
   ·研究现状第13-14页
   ·研究切入点第14-15页
1. 行为价值论的提出第15-18页
   ·与行为价值有关的几个案例第15-16页
   ·关于案例的进一步分析第16-18页
   ·行为价值论的提出第18页
2. 价值界定以及行为价值论的基本假设第18-22页
   ·价值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第18-19页
   ·行为价值论的基本假设:商品是经济价值的载体第19-22页
     ·商品的界定第20页
     ·商品对经济价值承载的分析第20-21页
     ·总体商品决定企业的经济价值第21-22页
3 行为价值论的基本观点第22-38页
   ·人是价值判断与衡量的主体第22-23页
   ·人力资源是经济价值的源泉第23-31页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联系和区别第25-26页
     ·人力资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资源第26-28页
     ·知识成为创造经济价值的首要动力第28页
     ·人是知识的主体第28-29页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理论对人力资源是经济价值源泉观点的佐证第29-31页
   ·行为是经济价值的动因第31-36页
     ·行为与劳动的辨析第31-32页
     ·行为是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效应第32-33页
     ·几种代表性的行为对企业经济价值的影响第33-35页
     ·从价值工程的角度分析行为与价值的关系第35-36页
   ·物力资源是创造经济价值的条件第36-37页
   ·交换价值决定于市场第37-38页
4. 行为价值论的现实意义第38-40页
   ·为人力资源产权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第38-39页
   ·为企业价值创造管理指明了方向第39页
   ·为价值分配提供了指导第39-40页
5. 基于行为价值论的盈余价值分配第40-48页
   ·价值分配:企业价值活动的重要环节第40-41页
     ·盈余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关系第40-41页
     ·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关系第41页
   ·盈余价值的分配主体第41-42页
   ·基于行为价值论的盈余价值分配原则第42-43页
     ·激励约束原则第42页
     ·博弈原则第42-43页
     ·价值贡献与分配均衡原则第43页
   ·盈余价值在分配主体之间的分配第43-46页
     ·盈余价值分配的依据第43-44页
     ·盈余价值分配的方法第44-45页
     ·盈余价值分配的步骤第45-46页
       ·计算确定社会平均收益额第45页
       ·对社会平均收益额在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分配第45-46页
       ·对企业实际盈余价值与社会平均收益额之间的差额在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分配第46页
   ·盈余价值分配的举例说明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管道的瞬时液相扩散焊(TLP)焊机研究
下一篇: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中活性氧清除酶相关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