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0 绪论 | 第8-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10-12页 |
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发展 | 第12-20页 |
·何谓企业社会责任 | 第12-13页 |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概况 | 第13-16页 |
·19 世纪消极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 第13-14页 |
·20 年代后趋向积极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 第14-15页 |
·60 年代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理论深化 | 第15-16页 |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概况 | 第16-20页 |
·封建社会官办企业的社会责任:振兴工商业 | 第16-17页 |
·民国时期的企业社会责任:非盈利性与盈利性 | 第17页 |
·传统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办社会 | 第17-18页 |
·现阶段的企业社会责任: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及实践深化 | 第18-20页 |
2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用企业及政府管制 | 第20-35页 |
·公用企业辨析 | 第20-27页 |
·公用企业概念辨析 | 第20-24页 |
·公用企业的特征 | 第24-25页 |
·公用企业与国有企业辨析 | 第25-26页 |
·我国公用企业与西方的不同之处 | 第26-27页 |
·公用企业的政府管制 | 第27-35页 |
·什么是政府管制 | 第27-28页 |
·政府管制的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现代政府管制的发展 | 第30-31页 |
·我国公用企业的政府管制现状 | 第31-35页 |
3 当前我国公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及环境 | 第35-47页 |
·公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五个典型案例 | 第35-40页 |
·“油荒”事件 | 第35-36页 |
·中储棉亏损事件 | 第36-37页 |
·中吉化爆炸事件 | 第37-38页 |
·国有煤矿矿难事件 | 第38-39页 |
·国家电网捐赠事件 | 第39-40页 |
·公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案例评析 | 第40-43页 |
·在利益的驱动下忽视国家利益、公众利益 | 第40-41页 |
·在成本的驱动下产生负的外部效应 | 第41-42页 |
·在美誉的驱动下越级履行社会责任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公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缺失 | 第43-47页 |
·政策导向职能的缺失 | 第43-45页 |
·社会评价职能的缺失 | 第45-46页 |
·舆论监督职能的缺失 | 第46-47页 |
4 西方国家及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 | 第47-56页 |
·西方国家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方式 | 第47-50页 |
·政府政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 | 第47-49页 |
·非政府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 | 第49-50页 |
·西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 | 第50-53页 |
·与供应链体系上下游企业共同承担责任 | 第50-51页 |
·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承担责任 | 第51页 |
·对产品整个生命流程承担责任 | 第51-52页 |
·对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 | 第52-53页 |
·国际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 | 第53-56页 |
·联合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 | 第53-54页 |
·其它国际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 | 第54-56页 |
5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公用企业社会责任及责任推进机制 | 第56-70页 |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公用企业的社会责任 | 第56-60页 |
·公用企业对国家的责任 | 第56-57页 |
·公用企业对公众的责任 | 第57-58页 |
·公用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 第58-59页 |
·公用企业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责任 | 第59-60页 |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公用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机制 | 第60-70页 |
·完善政策对公用企业社会责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61-64页 |
·建立非政府组织对公用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机制 | 第64-67页 |
·强化公用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全过程管理机制 | 第67-68页 |
·推动社会公众对公用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 | 第68页 |
·逐步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和公众的长效联动机制 | 第68-70页 |
6 结束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已发表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