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前 言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地质信息可视化的实现技术 | 第11-12页 |
·三维地质模拟的现有平台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地学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 第15-31页 |
·地学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15-18页 |
·地学空间数据的特点 | 第15-16页 |
·地学空间数据的组织 | 第16-18页 |
·地学信息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18-21页 |
·模块开发模式与GIS组件选择 | 第18-19页 |
·模块的总体设计 | 第19-21页 |
·模块的功能实现 | 第21-31页 |
·地学数据格式 | 第21-25页 |
·地学数据显示 | 第25-27页 |
·地学数据访问 | 第27-28页 |
·地图数据编辑 | 第28页 |
·地图数据输出 | 第28-29页 |
·数据表数据输出 | 第29-31页 |
第3章 地学空间数据插值 | 第31-50页 |
·地学空间数据插值综述 | 第31-33页 |
·空间插值的概念 | 第31-32页 |
·点的内插的分类 | 第32页 |
·地学空间数据插值方法的选择分析 | 第32-33页 |
·插值工具的选择 | 第33-34页 |
·空间数据内插 | 第34-47页 |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nverse Distance to a Power) | 第34-35页 |
·克里金插值法(Kriging) | 第35-39页 |
·最小曲率法(Minimum Curvature) | 第39-40页 |
·改进谢别德法(Modified Shepard’s Method) | 第40-41页 |
·最近邻点插值法(Nearest Neighbor) | 第41-42页 |
·径向基函数插值法(Radial Basis Function) | 第42-43页 |
·几种方法内插效果比较 | 第43-47页 |
·空间数据插值有效性评价 | 第47-50页 |
·空间数据探索分析 | 第47-48页 |
·插值有效性评价 | 第48-50页 |
第4章 地质数据建模与三维可视化 | 第50-67页 |
·常见地质体三维建模方法 | 第50-60页 |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综述 | 第50-51页 |
·基于面模型的建模方法 | 第51-53页 |
·基于体模型的建模方法 | 第53-58页 |
·基于面-体模型的混合建模 | 第58-60页 |
·三维建模工具的选择 | 第60-61页 |
·空间三维模型的实现 | 第61-67页 |
·多层DEM获得 | 第62-64页 |
·构建规则子块体 | 第64页 |
·三维地质体显示 | 第64-65页 |
·地质体切剖 | 第65-67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