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金、农业投资论文

中国农村社会资本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24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研究视角与方法第14-17页
     ·研究视角第14-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7-21页
     ·农村社会资本分析框架的构建第17-18页
     ·“关系资本”内在运作逻辑的把握第18-19页
     ·各层面农村社会资本关系的梳理第19-20页
     ·新农村建设中开发和利用农村社会资本的具体措施第20-21页
   ·研究地点的选择第21-24页
     ·个案的代表性第22页
     ·双桃村基本概况第22-24页
第二章 农村社会资本理论与分析框架第24-32页
   ·农村社会资本的理论探讨第24-28页
     ·农村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第24-26页
     ·农村社会资本的特征分析第26-27页
     ·农村社会资本的类型探讨第27-28页
   ·农村社会资本分析框架的建构第28-32页
     ·转型期的“普遍”农村第28-29页
     ·农村社会资本分析框架的构建第29-32页
第三章 人际关系层的“社会资本”第32-48页
   ·农村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以双桃村为例第32-37页
     ·人际关系的种类第32-33页
     ·双桃村人际关系的基本状况第33-36页
     ·双桃村人际关系的变化趋势第36-37页
   ·从“人际关系”到“社会资本”第37-42页
     ·关系资本化的条件第37-39页
     ·关系资本化的过程第39-42页
   ·不同村民“关系资本”的比较第42-48页
     ·问题设置与说明第42-44页
     ·不同村民“关系资本”的比较第44-48页
第四章 社会结构层的“社会资本”第48-58页
   ·转型期的农村社会关系结构第48-51页
     ·农村社会中的“差序格局”第48-49页
     ·农村社会中的“紧缩圈层结构”第49-51页
     ·转型期的农村社会关系结构第51页
   ·双桃村不同资源主体的划分第51-54页
     ·乡村精英与普通村民第52页
     ·双桃村乡村精英的分布第52-54页
   ·“结构化”关系网络的“资本化”状况及问题第54-58页
     ·“差序格局”的“资本化”状况及问题第54-55页
     ·“圈层结构”的“资本化”状况及问题第55-58页
第五章 外部环境层的“社会资本”第58-68页
   ·农村社会的文化规范第58-62页
     ·文化规范——非正式制度体系第58-59页
     ·儒家传统文化的沉淀第59-60页
     ·市场经济逐利性文化的强势冲击第60-62页
   ·农村社会的制度体系第62-65页
     ·制度的变迁第62-63页
     ·农村社会的制度体系第63-65页
   ·各层面农村社会资本的关系第65-68页
     ·社会时空观与农村社会资本第65-66页
     ·各层面农村社会资本的关系第66-68页
第六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会资本的开发和利用第68-80页
   ·农村社会资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第68-72页
     ·关系网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第68-69页
     ·文化规范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第69-71页
     ·制度体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第71-72页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会资本的开发和利用第72-80页
     ·建立社会信任机制,明确界定合理道德规则第73页
     ·注重农村文化建设,强化合理道德规则第73-74页
     ·培育农村经济组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第74页
     ·构建强有力的乡村两级管理体制,增加村级组织资源输入第74-75页
     ·满足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需求,增强村落内部团结第75-80页
致谢第80-85页
作者简介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兴达米业集团经营战略研究
下一篇:“过程写作法”较之“结果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