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聚硅氧烷/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及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8页
   ·有机硅的性能第18-21页
     ·有机硅的结构及性能特点第18-20页
     ·有机硅与有机高分子的结合第20-21页
   ·聚氨酯的结构及性能特点第21-22页
   ·聚有机硅氧烷―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的性能和应用第22-24页
   ·聚硅氧烷―聚氨酯嵌段共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第24-26页
   ·聚硅氧烷―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第26-32页
     ·氨烷基封端的聚硅氧烷―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第27-28页
     ·羟烃基封端的聚硅氧烷―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第28-30页
     ·硅醇―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第30-31页
     ·交联烷氧基硅烷―聚氨酯共聚物第31-32页
   ·有机硅氧烷―聚氨酯湿固化及其动力学研究第32-34页
   ·有机硅氧烷水解缩合动力学研究第34-35页
   ·本文的立意及主要内容第35-38页
     ·本文的立意第35-36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36-38页
第二章 有机硅氧烷的水解动力学研究第38-66页
   ·引言第38-39页
   ·实验部分第39-40页
     ·实验原料第39页
     ·有机硅氧烷的水解缩合反应第39-40页
     ·标准曲线及数据处理第40页
     ·表征第40页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第40页
       ·~(29)Si-核磁共振(~(29)Si-NMR)第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65页
     ·有机硅氧烷的标准曲线第40-42页
     ·甲基二甲氧硅烷(DMDMS)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第42-48页
       ·pH 值对DMDMS 水解速率的影响第42-46页
       ·DMDMS 初始浓度对水解动力学的影响第46-47页
       ·~(29)Si-NMR 研究DMDMS 水解动力学第47-48页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碱性条件下水解第48-55页
       ·反应温度对碱性条件下MTES 水解动力学的影响第48-52页
       ·溶剂对碱性条件下MTES 水解动力学的影响第52-55页
       ·有机硅氧烷碱性体系水解的反应机理第55页
     ·MTES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第55-65页
       ·温度对MTES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影响第55-58页
       ·溶剂对MTES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影响第58-61页
       ·~(29)Si-NMR 研究MTES 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第61-64页
       ·有机硅氧烷酸催化下的反应机理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三章 聚硅氧烷-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的湿固化动力学研究第66-81页
   ·引言第66-67页
   ·实验部分第67-70页
     ·原材料第67-68页
     ·合成反应第68-70页
     ·测试表征第70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70页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第70页
   ·结果与讨论第70-80页
     ·FTIR 研究硅氧烷封端的PUSR 湿固化过程第71-78页
       ·FTIR 研究PTMG 系列的湿固化过程第71-75页
       ·FTIR 研究PBA 系列的湿固化过程第75-78页
     ·DSC 研究PBA 系列的预聚体的固化过程第78-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四章 聚硅氧烷―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形态结构及性能研究第81-114页
   ·引言第81-82页
   ·实验部分第82-86页
     ·原材料第82-83页
     ·合成反应第83-84页
     ·测试表征第84-86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84页
       ·热失重分析(TGA)第84页
       ·差热扫描量热法(DSC)第84-85页
       ·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第85页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WXRD)第85页
       ·透射电镜分析(TEM)第85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第85页
       ·拉伸性能测试(Stress-Strain)第85页
       ·剪切强度第85页
       ·接触角测试第85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85-86页
       ·吸水率的测定第86页
       ·老化实验第86页
   ·结果与讨论第86-113页
     ·聚硅氧烷―聚氨酯(PUSR)共聚物的合成和结构第86-90页
       ·PUSR 共聚物的合成第86-88页
       ·FTIR 表征共聚物的结构第88-90页
     ·封端剂对PUSR 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第90-95页
       ·热失重分析(TGA)第90-92页
       ·表面接触角分析第92-93页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第93-94页
       ·力学性能第94-95页
     ·聚硅氧烷结构对PUSR 共聚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95-101页
       ·动态热机械分析第95-97页
       ·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第97-98页
       ·机械性能及耐老化性能第98-100页
       ·表面接触角分析第100-101页
     ·聚硅氧烷的加入量对PUSR 共聚物性能的影响第101-113页
       ·PUSR 共聚物的热失重分析第101-103页
       ·PUSR 共聚物的动态热机械分析第103-104页
       ·PUSR 共聚物的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第104-106页
       ·PUSR 共聚物的广角X 射线衍射分析第106-107页
       ·PUSR 共聚物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107-108页
       ·PUSR 共聚物的表面接触角及吸收率分析第108-109页
       ·PUSR 共聚物的微相结构第109-111页
       ·PUSR 共聚物的力学性能第111-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第五章 聚氨酯结构对聚硅氧烷―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114-128页
   ·引言第114-115页
   ·实验部分第115-116页
     ·原材料第115页
     ·合成反应第115页
     ·测试与表征第115-116页
       ·热失重分析(TGA)第115页
       ·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第115-116页
       ·透射电镜分析(TEM)第116页
       ·拉伸性能测试(Stress-Strain)第116页
       ·接触角测试第116页
       ·吸水率的测定第116页
       ·介电性能的测试第116页
   ·结果与讨论第116-127页
     ·PUSR 共聚物材料的拉伸性能第116-118页
     ·PUSR 共聚物材料的介电性能第118-120页
     ·PUSR 共聚物材料的热重分析第120-122页
     ·PUSR 共聚物材料的动态热机械分析第122-125页
     ·PUSR 共聚物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第125页
     ·PUSR 共聚物材料的接触角和吸水率分析第125-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六章 聚硅氧烷―聚醚型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128-140页
   ·前言第128-129页
   ·实验部分第129-131页
     ·实验原料第129页
     ·合成反应第129-130页
     ·测试与表征第130-131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130页
       ·热失重分析(TGA)第130页
       ·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第130页
       ·透射电镜分析(TEM)第130页
       ·拉伸性能测试(Stress-Strain)第130-131页
       ·接触角测试第131页
       ·介电性能的测试第131页
   ·结果与讨论第131-139页
     ·聚醚型聚氨酯/聚硅氧烷共聚物的合成第131-132页
     ·PUSR 共聚物的FTIR 分析第132-133页
     ·PUSR 共聚物的热重分析第133-134页
     ·PUSR 共聚物的动态机械热分析第134-135页
     ·PUSR 共聚物的透射电镜分析第135-136页
     ·PUSR 共聚物的拉伸性能第136-137页
     ·PUSR 共聚物的表面接触角测试第137-138页
     ·PUSR 共聚物的介电性能测试第138-139页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140-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附录I: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及即将发表的论文第161-162页
附录II:聚氨酯预聚体中异氰酸根(-NCO)含量的测定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直径薄壁导管数控弯曲回弹解析及工艺数据库
下一篇:飞机钣金零件多态模型几何信息定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