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射频识别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1-13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论文章节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RFID系统的概述第15-21页
   ·RFID系统的组成第15-16页
   ·RFID系统的分类第16-17页
   ·电子标签第17-19页
     ·标签的工作频率第17-19页
   ·读写器(Target)第19-20页
   ·本章小节第20-21页
第三章 RFID系统基本理论第21-32页
   ·RFID系统的物理原理第21-24页
     ·感应定律第21-22页
     ·无源tag的供电第22页
     ·电压调节第22-23页
     ·应答器的阻抗Z’T变换第23-24页
   ·数据的编解码第24-26页
   ·信号的调制解调第26-28页
   ·Target和Tag的系统第28-31页
     ·能量传输第29-30页
     ·数据传输第30-31页
   ·本章小节第31-32页
第四章 射频识别系统的硬件设计第32-63页
   ·读写器的设计第32-40页
     ·振荡电路第32-34页
     ·调制电路第34-36页
     ·解调电路第36-37页
     ·高频功放电路第37-40页
   ·天线设计第40-46页
     ·串联谐振电路第40-42页
     ·并联谐振电路第42-45页
     ·天线测试第45-46页
   ·电子标签的设计-模拟子系统第46-50页
     ·整流电路第47-48页
     ·阻抗调制电路第48-50页
     ·解调电路第50页
   ·电子标签的设计-数字子系统第50-62页
     ·控制系统第51-58页
       ·状态机第51-53页
       ·状态机存储器的寻址第53-56页
       ·指令系统第56-58页
     ·时钟电路第58-59页
     ·数据存储模块第59-62页
       ·EEPROM第59页
       ·铁电存储器第59-61页
       ·数据存储区的设计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RFID系统的软件系统第63-87页
   ·RFID的通信协议的设计第63-69页
     ·主机与Target的通信协议第64页
     ·Target与Tag的通信协议第64-67页
       ·单Tag的通信第65-66页
       ·多Tag的通信第66-67页
     ·主机与Tag的通信协议第67-69页
       ·主机与Tag的通信第67-68页
       ·连续数据的写操作第68-69页
   ·RFID系统的安全性第69-74页
     ·数据的完整性第69-72页
       ·奇偶校验第69-70页
       ·循环冗余校验第70-72页
     ·数据的保密性第72-74页
       ·互相对称的鉴权第72-73页
       ·使用导出密钥的鉴权第73-74页
       ·本系统鉴权协议的设计第74页
   ·防碰撞算法第74-86页
     ·ALOHA算法第75-77页
       ·P-ALOHA第75-76页
       ·S-ALOHA第76-77页
     ·二进制搜索算法第77-79页
       ·二进制搜索算法BS第77-78页
       ·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第78-79页
     ·本课题设计的防碰撞算法第79-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六章 论文总结第87-88页
附录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江口水体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及其对鱼类的毒性效应
下一篇: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