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据库中个人信息保护与公共利益之平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2-20页 |
第一节数据库和个人信息 | 第12-15页 |
一、数据库 | 第12-13页 |
二、个人信息 | 第13-15页 |
第二节个人信息和公共利益 | 第15-20页 |
一、如何界定公共利益 | 第15-16页 |
二、公共利益和个人信息 | 第16-20页 |
第二章 数据库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国际立法概述 | 第20-29页 |
第一节立法模式 | 第20-24页 |
一、欧盟的法律框架 | 第20-22页 |
二、美国的法律框架 | 第22-23页 |
三、各国立法模式比较 | 第23-24页 |
第二节个人数据跨境流动 | 第24-29页 |
一、欧盟的规定 | 第25-26页 |
二、“安全港”的建立 | 第26-27页 |
三、“911”事件后对公共利益的考量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公共部门数据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 第29-45页 |
第一节:美国的立法和实践 | 第29-36页 |
一、立法情况概述 | 第29-31页 |
二、从例外规定看公共利益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平衡 | 第31-36页 |
第二节欧盟的立法和实践 | 第36-41页 |
一、欧盟的《一般指令》和《个人数据保护法规·》 | 第36-38页 |
二、欧盟的例外规定与数据质量和合法性 | 第38-41页 |
第三节各国做法之比较 | 第41-45页 |
一、美国和欧盟对保护个人信息和公共利益的倾向 | 第41-43页 |
二、各国对例外的规定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私营部门个人数据保护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 第45-53页 |
第一节美国和欧盟的立法和实践 | 第45-48页 |
一、美国的立法和实践 | 第45-47页 |
二、欧盟的立法和实践 | 第47-48页 |
第二节日本和台湾的立法简介 | 第48-50页 |
一、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 第48-50页 |
二、台湾的《电脑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 | 第50页 |
第三节比较和评论 | 第50-53页 |
第五章 寻找两者的平衡——中国的现状和反思 | 第53-65页 |
第一节我国现有立法框架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 第53-57页 |
一、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 第53-54页 |
二、对个人数据的保护 | 第54-57页 |
第二节如何平衡数据库中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公众利益 | 第57-65页 |
一、立法模式之选择 | 第57-59页 |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界限 | 第59-60页 |
三、对《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的看法 | 第60-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