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声明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8页 |
·点对点网络现状 | 第11-12页 |
·点对点网络及其安全问题分析 | 第12-16页 |
·点对点网络 | 第12-15页 |
·点对点网络分类 | 第12-14页 |
·全分布式非结构化拓扑P2P网络 | 第12-13页 |
·全分布式结构化 | 第13页 |
·半分布式拓扑P2P网络 | 第13-14页 |
·Gnutella | 第14页 |
·Freenet | 第14页 |
·Skype | 第14-15页 |
·点对点网络的安全性分析 | 第15-16页 |
·论文情况简介 | 第16页 |
·论文工作的意义 | 第16页 |
·本文的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P2P体系架构的讨论 | 第18-40页 |
·Gnutella体系结构概述 | 第18-20页 |
·路由技术 | 第18-19页 |
·搜索机制 | 第19-20页 |
·数据存储处理 | 第20页 |
·Freenet体系结构概述 | 第20-29页 |
·Freenet索引密钥机制 | 第20-24页 |
·标识关键字索引密钥 | 第21-22页 |
·标识子空间索引密钥 | 第22-23页 |
·内容哈希密钥 | 第23-24页 |
·地图空间索引密钥 | 第24页 |
·Freenet路由机制 | 第24-28页 |
·路由技术 | 第24-25页 |
·Freenet工作流程 | 第25-28页 |
·数据检索 | 第25-27页 |
·故障处理 | 第27页 |
·节点加入与删除 | 第27-28页 |
·数据存储处理 | 第28-29页 |
·Skype体系结构概述 | 第29-40页 |
·Skype加密流程 | 第29-34页 |
·Skype加密技术概要 | 第30页 |
·注册 | 第30页 |
·点对点密钥协定 | 第30页 |
·Skype加密细节分析 | 第30-32页 |
·随机数的生成 | 第30-31页 |
·加密原语 | 第31页 |
·AES | 第31页 |
·RSA | 第31-32页 |
·签名填充 | 第32页 |
·SHA-1 | 第32页 |
·RC4 | 第32页 |
·点对点密钥一致协议 | 第32-33页 |
·Skype会话过程中可发生攻击的种类 | 第33-34页 |
·Skype可扩展原理 | 第34-40页 |
·Chord | 第34-36页 |
·一致性哈希(Consistent Hashing) | 第35-36页 |
·关键字查找 | 第36-38页 |
·新结点的加入 | 第38页 |
·结点失效处理 | 第38-40页 |
第3章 安全性评估和控制策略 | 第40-55页 |
·安全性评估 | 第40-42页 |
·P2P自身系统安全威胁 | 第40-41页 |
·flooding攻击 | 第40-41页 |
·恶性节点 | 第41页 |
·协议缺陷攻击 | 第41页 |
·P2P应用的安全目标 | 第41-42页 |
·安全性小结 | 第42页 |
·协议结构 | 第42-47页 |
·Gnutella的协议结构 | 第42-43页 |
·Freenet的协议结构 | 第43-44页 |
·Skype协议结构 | 第44-45页 |
·协议特征 | 第45-47页 |
·控制策略 | 第47-54页 |
·数据包的捕获 | 第47-49页 |
·BPF模型概述 | 第49-50页 |
·协议阻断 | 第50-53页 |
·协议阻断技术概述 | 第50-51页 |
·协议阻断方式 | 第51-53页 |
·“安索”与防火墙联动实现 | 第53-54页 |
·控制策略小结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点对点网络监控软件 | 第55-66页 |
·软件系统结构 | 第55-56页 |
·软件主界面功能介绍 | 第56-66页 |
·主动扫描功能 | 第57页 |
·派发扫描任务 | 第57-58页 |
·监听功能 | 第58-59页 |
·监听结果页面 | 第59-60页 |
·控制功能 | 第60-61页 |
·加入防火墙黑名单 | 第61页 |
·加入代理黑名单 | 第61-62页 |
·报表功能 | 第62-63页 |
·统计分析图 | 第63页 |
·监控系统操作日志 | 第63-64页 |
·增删代理 | 第64页 |
·代理当前状态显示 | 第64-65页 |
·用户管理 | 第65页 |
·查询记录 | 第65-66页 |
第5章 P2P发展对监控的影响 | 第66-73页 |
·路由技术 | 第66-70页 |
·ICE技术 | 第70-72页 |
·总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73-75页 |
·总结 | 第73页 |
·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