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图目录 | 第10-12页 |
| 表目录 | 第12-13页 |
| 符号说明 | 第13-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24页 |
| ·引言 | 第15-16页 |
| ·MIMO-OFDM系统及基于 CDMA的多址方案概述 | 第16-21页 |
| ·MIMO-OFDM系统 | 第16-18页 |
| ·基于 CDMA的多址方案 | 第18-21页 |
| ·本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21页 |
|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 第21-22页 |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2-24页 |
| 第2章 基于 CDMA的 MIMO-OFDM系统 | 第24-29页 |
| ·概述 | 第24-27页 |
| ·系统模型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面向用户的逐级删除检测算法 | 第29-56页 |
| ·引言 | 第29-30页 |
| ·系统模型 | 第30-31页 |
| ·UO-GC-ZF算法 | 第31-40页 |
| ·算法描述 | 第31-33页 |
| ·计算加权矩阵 | 第33-34页 |
| ·排序准则 | 第34-40页 |
| ·ASER准则 | 第34-37页 |
| ·Max-Min-SNR准则 | 第37-38页 |
| ·Max-Max-SNR准则 | 第38页 |
| ·ASNR准则 | 第38-40页 |
| ·UO-GC-MMSE算法 | 第40-44页 |
| ·算法描述 | 第40页 |
| ·逐级递推算法计算加权矩阵 | 第40-42页 |
| ·排序准则 | 第42-44页 |
|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44-47页 |
| ·数值仿真 | 第47-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4章 面向用户的分块线性检测算法和反馈辅助检测算法 | 第56-77页 |
| ·引言 | 第56-57页 |
| ·系统模型 | 第57-58页 |
| ·分块线性检测算法 | 第58-66页 |
| ·UO-BZF检测算法 | 第58-60页 |
| ·UO-BMMSE检测算法 | 第60-62页 |
| ·复杂度分析 | 第62-63页 |
| ·数值仿真 | 第63-66页 |
| ·面向用户的反馈辅助检测算法 | 第66-76页 |
| ·算法描述 | 第66-71页 |
| ·复杂度分析 | 第71-72页 |
| ·数值仿真 | 第72-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5章 多天线多载波多时隙码分多址 | 第77-91页 |
| ·M-ACT-CDMA概述 | 第77-79页 |
| ·系统模型 | 第79-80页 |
| ·检测算法 | 第80-84页 |
| ·迫零ZF检测 | 第80-81页 |
| ·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 | 第81-84页 |
| ·数值仿真 | 第84-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 第6章 复合正交用户扩展码 | 第91-110页 |
| ·理论分析 | 第91-98页 |
| ·向量和矩阵的变形 | 第91-92页 |
| ·用户扩展码对接收机性能的影响 | 第92-98页 |
| ·复合正交矩阵和复合正交码 | 第98-105页 |
| ·定义 | 第98页 |
| ·生成方法 | 第98-105页 |
| ·基本复合正交矩阵 | 第98-102页 |
| ·通用复合正交矩阵 | 第102-105页 |
| ·数值仿真 | 第105-10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 结束语 | 第110-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21页 |
| 致谢 | 第121-122页 |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己录用及在审的论文 | 第122-123页 |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