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刑事诉讼程序性辩护制度的基本原理 | 第11-21页 |
一、刑事诉讼程序性辩护的界定 | 第11-15页 |
(一) 程序性辩护的定义 | 第11-12页 |
(二) 程序性辩护的法律性质 | 第12-13页 |
(三) 程序性辩护制度的构成要素 | 第13-15页 |
二、刑事诉讼程序性辩护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一) 法治理论 | 第15-16页 |
(二) 程序公正理论 | 第16-17页 |
(三) 程序主体原理 | 第17-18页 |
三、刑事诉讼程序性辩护的价值分析 | 第18-21页 |
(一) 程序性辩护的人权保障价值 | 第18-19页 |
(二) 程序性辩护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独立价值的实现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西方和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性辩护状况之比较 | 第21-32页 |
一、西方刑事诉讼程序性辩护状况 | 第21-25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以美国为范例 | 第21-23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以法国为范例 | 第23-25页 |
二、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性辩护的现状 | 第25-32页 |
(一) 提出程序性辩护意见的法律依据 | 第25-26页 |
(二) 程序性辩护的实际运作 | 第26-28页 |
(三) 程序性辩护实施状况的实证分析 | 第28-32页 |
第三部分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性辩护困境的原因与制度的完善 | 第32-44页 |
一、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性辩护现实困境的原因 | 第32-37页 |
(一) 程序性制裁制度的缺失 | 第32-34页 |
(二) 程序性裁判机制的缺失 | 第34-35页 |
(三) 陈旧的诉讼认识和观念的影响 | 第35-37页 |
二、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性辩护制度的完善构想 | 第37-44页 |
(一) 完善程序性制裁制度 | 第37-39页 |
(二) 构建程序性裁判机制 | 第39-41页 |
(三) 重塑诉讼认识和观念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