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撤诉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民事撤诉制度概述 | 第10-18页 |
(一) 民事撤诉的界定 | 第10-14页 |
1.撤诉的定义 | 第10-11页 |
2.撤诉的构成要件 | 第11-13页 |
3.撤诉的性质 | 第13-14页 |
(二) 民事撤诉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14-18页 |
1.当事人行使撤诉权的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2.限制当事人撤诉权的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二、民事撤诉制度之比较研究 | 第18-25页 |
(一) 两大法系主要国家民事撤诉制度之立法考察 | 第18-22页 |
1.德国民事诉讼法的诉之撤回制度 | 第18-19页 |
2.法国民事诉讼法之撤回诉讼制度 | 第19页 |
3.日本民事诉讼法之撤回诉讼制度 | 第19-21页 |
4.英国民事诉讼法之撤诉制度 | 第21-22页 |
5.美国民事诉讼法之撤销诉讼制度 | 第22页 |
(二) 我国民事撤诉制度之立法考察 | 第22-24页 |
1.撤诉的形态 | 第23页 |
2.撤诉的法律要件 | 第23-24页 |
3.撤诉的法律后果 | 第24页 |
(三) 我国与其他国家民事撤诉制度之比较 | 第24-25页 |
三、我国民事撤诉制度的问题分析 | 第25-31页 |
(一) 审判权与处分权的失衡 | 第26-27页 |
1.审判权本位理念折射诉讼模式弊端 | 第26页 |
2.审判权对处分权的过度侵害 | 第26-27页 |
3.当事人救济机制的缺乏 | 第27页 |
(二) 当事人权利的失衡 | 第27-29页 |
1.对被告权利的忽视 | 第27-28页 |
2.对原告撤诉后的再起诉缺乏限制 | 第28-29页 |
(三) 制度操作上的问题 | 第29-31页 |
1.按撤诉处理中的错位问题 | 第29-30页 |
2.诉讼时效规范问题 | 第30-31页 |
四、我国民事撤诉制度的改革初探 | 第31-42页 |
(一) 当事人处分权的强化与平衡 | 第31-36页 |
1.弱化对原告撤诉权的国家干预 | 第31-33页 |
2.合理平衡原告和被告的权限 | 第33-36页 |
(二) 对撤诉制度操作上的改良 | 第36-40页 |
1.纠正按撤诉处理中的错位问题 | 第36-38页 |
2.原告非自愿撤诉问题的完善 | 第38-39页 |
3.补充有关撤诉合意的规定 | 第39-40页 |
4.规范撤诉的形式及程序 | 第40页 |
(三) 其他与撤诉相关制度的改良 | 第40-42页 |
1.明确撤诉后诉讼时效的计算 | 第40-41页 |
2.合理修改撤诉后诉讼费用的负担机制 | 第41-42页 |
参考书目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