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胰蛋白酶的纯化及动力学性质的研究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页 |
·黄鳝的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黄鳝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 第10-11页 |
·黄鳝性逆转现象的研究 | 第11-12页 |
·黄鳝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 第12页 |
·黄鳝消化酶的研究 | 第12-13页 |
·黄鳝食性的研究 | 第13页 |
·黄鳝人工养殖的研究 | 第13-14页 |
·胰蛋白酶的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胰蛋白酶分离纯化的研究 | 第14页 |
·胰蛋白酶特性的研究 | 第14-16页 |
·胰蛋白酶应用的研究 | 第16-17页 |
·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概况 | 第17-22页 |
·材料的预处理 | 第17-18页 |
·粗分离法 | 第18-19页 |
·液相色谱 | 第19-22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2-23页 |
第3章 黄鳝粗胰蛋白酶的制备 | 第23-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细胞破碎 | 第23页 |
·硫酸铵分级沉淀 | 第23页 |
·透析 | 第23页 |
·胰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 第23-24页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24-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6页 |
·硫酸铵盐析最佳浓度的确定 | 第25-26页 |
·牛血清白蛋白浓度标准曲线 | 第26页 |
·讨论 | 第26-28页 |
·粗胰酶的提取 | 第26页 |
·硫酸铵沉淀 | 第26-27页 |
·考马斯亮兰与试剂盒两种方法测量蛋白含量的比较 | 第27-28页 |
第4章 黄鳝胰蛋白酶的纯化 | 第28-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离子交换层析 | 第28-29页 |
·亲和层析 | 第29页 |
·胰蛋白酶分子量的测定 | 第29-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离子交换层析谱图 | 第32-33页 |
·亲和层析谱图 | 第33页 |
·黄鳝胰蛋白酶的分子量 | 第33-34页 |
·黄鳝胰蛋白酶的纯化结果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纯化方法的比较 | 第35页 |
·离子交换层析 | 第35页 |
·亲和层析 | 第35-36页 |
·SDS-PAGE凝胶电泳 | 第36页 |
·胰蛋白酶的分子量 | 第36-37页 |
第5章 黄鳝胰蛋白酶动力学性质的研究 | 第37-4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7-38页 |
·动力学常数(Km)的测定 | 第37-38页 |
·胰蛋白酶最适温度的测定 | 第38页 |
·胰蛋白酶最适pH的测定 | 第38页 |
·胰蛋白酶热稳定性的研究 | 第38页 |
·胰蛋白酶酸碱稳定性的研究 | 第38页 |
·金属离子和EDTA对胰蛋白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黄鳝胰蛋白酶的动力学常数 | 第38-39页 |
·黄鳝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 | 第39-40页 |
·黄鳝胰蛋白酶的最适pH | 第40页 |
·黄鳝胰蛋白酶的热稳定性 | 第40-41页 |
·黄鳝胰蛋白酶的酸碱稳定性 | 第41-42页 |
·金属离子和EDTA对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第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胰蛋白酶的动力学常数 | 第42页 |
·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 | 第42-43页 |
·胰蛋白酶的最适pH和酸碱稳定性 | 第43页 |
·金属离子和EDTA对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缩写词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