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莫言小说的狂欢化叙事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天马行空:莫言小说的狂欢化抒写 | 第8-24页 |
第一节 激情绽放:狂欢节的生命回响 | 第9-17页 |
(一) 狂欢节及其类型 | 第9-11页 |
(二) 狂欢节式场景 | 第11-17页 |
第二节 转义的载体:狂欢化的人物形象 | 第17-21页 |
(一) 外位视角:“聪明的傻子” | 第17-19页 |
(二) 现实“超人”:怪诞人物形象 | 第19-20页 |
(三) “精灵”形象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汪洋恣肆:狂欢化的语言风格 | 第21-24页 |
(一) 极致的夸张和铺陈 | 第21-22页 |
(二) 悖反意象的并置和互喻 | 第22页 |
(三) 杂语风格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另类思维:莫言小说狂欢精神的张扬 | 第24-40页 |
第一节 颠覆与解构:对理性秩序的反叛 | 第24-32页 |
(一) 对被美化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解构 | 第24-26页 |
(二) 对传统写作规范和艺术审美原则的颠覆 | 第26-28页 |
(三) 对封建道德伦理的反叛 | 第28-30页 |
(四) 对文明的抵抗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复调叙事:体裁诗学的拓展 | 第32-37页 |
(一) 多重叙述视角下的齐声混响 | 第32-35页 |
(二) “微型对话”与“大型对话”的呼应 | 第35-37页 |
第三节 讽刺性摹拟:狂欢化艺术原则 | 第37-40页 |
第三章 多元整合:莫言小说的狂欢化成因溯源 | 第40-48页 |
第一节 故乡记忆:齐鲁文化心理积淀与个人生存体验 | 第40-43页 |
第二节 经验的启示:中外文学的影响 | 第43-46页 |
第三节 时代机遇:多元审美格局下的文化转型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后 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