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前言 | 第11-12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 ·烟草青枯病的研究概况及其防治措施 | 第12-16页 |
| ·青枯病发生原因及其生态分析 | 第12-13页 |
| ·当前烟草青枯病主要防治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 ·调节土壤微生态平衡和作物自身抗病机制防治烟草青枯病害 | 第14-16页 |
| ·烟草黑胫病的研究概况及其防治措施 | 第16-21页 |
|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原因与分析 | 第16-17页 |
| ·当前防治烟草黑胫病主要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 ·利用有机堆肥管理拮抗微生物体系防治烟草黑胫病 | 第19-21页 |
| ·影响生物制剂的因素 | 第21-23页 |
| ·国内外利用有机肥进行土传病害防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3-25页 |
| ·国内外此类研究的现状 | 第23-24页 |
|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7页 |
| 3 烟草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及其拮抗菌的筛选 | 第27-3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 ·培养基 | 第27页 |
| ·病株采集与病原菌分离 | 第27-28页 |
| ·青枯病致病性测定 | 第28页 |
| ·烟株原位土壤细菌分离 | 第28页 |
| ·青枯病抑制菌的筛选与分离 | 第28-29页 |
| ·拮抗细菌的形态观察 | 第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 ·病原菌的分离及其致病性测定 | 第29页 |
| ·原位土壤拮抗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 第29-31页 |
| ·拮抗菌株的显微镜观察 | 第31-32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2-34页 |
| 4 烟草青枯病拮抗细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 第34-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 ·培养基与菌种 | 第34页 |
| ·各种参数对拮抗菌菌落生长的影响试验 | 第34-35页 |
| ·各参数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5-39页 |
| ·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5页 |
|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5-36页 |
| ·培养液的不同装量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6页 |
| ·初始培养基pH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培养基成分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其它菌株的发酵发条件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5 抑制烟草青枯病的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研究 | 第40-4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 ·培养基与菌种 | 第40页 |
| ·原料与堆肥生产 | 第40页 |
| ·拮抗菌的突变菌株筛选 | 第40-41页 |
| ·堆肥嗜温菌对T5-1生长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堆肥原材料灭菌对T5-1菌的影响 | 第42页 |
| ·堆肥加热处理降低土著微生物的数量 | 第42页 |
| ·抗青枯病功能性有机肥的田间试验 | 第42-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 ·堆肥嗜温菌对T5-1生长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堆肥原材料灭菌对T5-1菌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堆肥加热降低土著微生物数量对T5-1菌株生长的的影响 | 第45页 |
| ·田间试验结果 | 第45-47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7-49页 |
| 6 烟草黑胫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抑制作用的研究 | 第49-5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 ·培养基 | 第49页 |
| ·病原菌采集与分离 | 第49页 |
| ·黑胫病病菌致病性测定 | 第49-50页 |
| ·土壤真菌分离 | 第50页 |
| ·拮抗菌筛选 | 第50页 |
| ·拮抗作用测定 | 第50页 |
| ·寄生现象观察 | 第5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 ·病原菌分离 | 第50页 |
| ·致病性鉴定 | 第50-51页 |
| ·土壤真菌的分离 | 第51-52页 |
| ·拮抗菌株的筛选及其拮抗作用 | 第52-54页 |
| ·寄生现象观察 | 第54-55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55-57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附件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