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人权视角下的环境权研究

引言第1-26页
 一、从生态伦理学、环境科学研究到环境权研究第9-12页
 二、西方国家立法和司法中的环境权第12-16页
 三、对我国立法和司法缺失环境权的反思第16-19页
 四、作为新型权利的环境权研究第19-22页
 五、环境权研究的学术空间和学术资源第22-24页
 六、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路径第24-26页
第一章 环境权的生成第26-70页
 一、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的危害第27-38页
  (一) 环境资源与人类需求的关系第28-32页
  (二) 环境公害问题第32-37页
  (三)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危害第37-38页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第38-45页
  (一) 十大公害案件的经济根源第38-40页
  (二) 环境问题与福利国家制度第40-41页
  (三) 环境问题与经济结构的关系第41-45页
 三、环境权生成的历史背景第45-52页
  (一) 法学界对传统财产权观念的反思第45-47页
  (二) 国际社会从人权的角度提出环境权第47-48页
  (三)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第48-52页
 四、环境权生成的理论基础第52-63页
  (一) 公共信托理论第53-54页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54-57页
  (三) 代际公平理论第57-63页
 五、生态政治运动和国际环境组织对环境权的推进第63-68页
  (一) 生态政治运动对环境权的推动第63-66页
  (二) 国际组织对环境权的推进第66-68页
 六、各国国民及其政府、司法部门的积极努力第68-70页
  (一) 各国国民及其政府的积极努力第68-69页
  (二) 司法部门的积极推动第69-70页
第二章 国内若干环境权理论评析和反思第70-102页
 一、法律权利形态的环境权理论及其评析第70-78页
  (一) 蔡守秋的环境权理论:法律上的权利第71-73页
  (二) 周训芳的环境权理论:现行法律权利家族中的特殊权利第73-76页
  (三) 对法律权利形态的环境权理论的评析第76-78页
 二、应然权利形态的环境权理论及其评析第78-94页
  (一) 吕忠梅的环境权理论:公民环境权的私权化第78-87页
  (二) 陈泉生的环境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念第87-91页
  (三) 徐祥民的环境权理论:义务先定论第91-93页
  (四) 对应然权利形态的环境权理论的评析第93-94页
 三、从人权角度对国内环境权理论的反思第94-102页
  (一) 对国内环境权论者的环境权概念的分析第94-96页
  (二) 国内环境权理论面临的法律困境第96-99页
  (三) 环境权的人权反思第99-102页
第三章 作为人权的环境权第102-128页
 一、人权与环境权的关系第104-111页
  (一) 人权与环境第104-105页
  (二) 环境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权第105-111页
 二、环境权的人权属性第111-117页
  (一) 环境权的主体是人第112-113页
  (二) 环境权的核心价值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第113-115页
  (三) 环境权的精神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第115-117页
 三、用人权观念对待环境权第117-122页
  (一) 自然体不能成为环境权的主体第117-118页
  (二) 用人权观念对待环境权的优势第118-121页
  (三) 作为人权的环境权的局限性第121-122页
 四、作为人权的环境权的客体和内容第122-123页
 五、作为人权的环境权的制度化第123-128页
  (一) 构建人权性环境权制度第124-125页
  (二) 环境权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第125-126页
  (三) 对国家和法人环境权的考虑第126页
  (四) 人权性环境权制度的思考第126-128页
第四章 环境权的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第128-144页
 一、挑战环境权发展的经济问题第128-132页
  (一)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权第129-131页
  (二) 科学技术与新环境问题第131-132页
 二、环境权发展的机遇第132-136页
  (一) 人类环境意识的增强第132-133页
  (二) 世界范围内的环境运动第133-134页
  (三) 环境权立法和司法的保障机制第134-136页
 三、环境权未来发展的趋势第136-144页
  (一) 环境权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第136-139页
  (二) 发展中的环境权价值第139页
  (三) 环境权的生态化第139-140页
  (四) 环境权的社会化第140-142页
  (五) 环境权的全球化第142-144页
结束语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151-152页
论文摘要(中文)第152-156页
Abstract第156-161页
后记第161-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下一篇: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DT)对神经系统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抗氧化剂tBHQ的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