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野生种Solanum berthaultii抗低温糖化基因的分离及表达特征分析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缩略词表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0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前人研究进展 | 第15-26页 |
·植物的低温胁迫反应 | 第15-19页 |
·马铃薯低温糖化生理生化机理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马铃薯基因表达调控与低温糖化 | 第24-26页 |
·抑制差减杂交与cDNA芯片技术 | 第26-28页 |
·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 第28-30页 |
第二章 马铃薯块茎低温糖化品质分析 | 第30-38页 |
·前言 | 第3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0-32页 |
·实验材料与处理方法 | 第30页 |
·块茎炸片的加工及色泽分析 | 第30-31页 |
·还原糖和蔗糖含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炸片色泽变化 | 第32-33页 |
·还原糖含量 | 第33-34页 |
·蔗糖含量变化 | 第34-35页 |
·炸片色泽与还原糖以及蔗糖含量的关系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第三章 马铃薯块茎低温贮藏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第38-61页 |
·前言 | 第38-3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9-50页 |
·植株及处理方法 | 第39页 |
·菌株、质粒和培养条件 | 第39页 |
·工具酶和试剂 | 第39-40页 |
·培养基及抗生素配制 | 第40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40-42页 |
·马铃薯块茎总RNA的提取和mRNA的分离 | 第42-43页 |
·抑制差减杂交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 第43-47页 |
·cDNA芯片制备及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第47-49页 |
·差异表达基因测序及序列同源性检索 | 第49-50页 |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类 | 第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马铃薯块茎总RNA和mRNA的质量检测 | 第50页 |
·抑制差减杂交文库构建及分析 | 第50-53页 |
·PCR扩增筛选 | 第53页 |
·cDNA芯片筛选差异表达克隆 | 第53-54页 |
·基因功能分类 | 第54-55页 |
·讨论 | 第55-61页 |
第四章 差异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61-75页 |
·前言 | 第6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1-63页 |
·实验材料与处理方法 | 第61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61-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3-72页 |
·差异表达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63-65页 |
·ber和E3块茎低温储藏差异表达 | 第65-72页 |
·讨论 | 第72-75页 |
第五章 总讨论 | 第75-82页 |
·马铃薯低温反应 | 第75-77页 |
·马铃薯低温糖化机制分析 | 第77-81页 |
·淀粉分解与低温糖化 | 第77-78页 |
·蔗糖分解与还原糖积累 | 第78-80页 |
·糖酵解与低温糖化 | 第80页 |
·其他因素与低温糖化 | 第80-81页 |
·研究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4页 |
附录Ⅰ 本研究所用载体图谱 | 第94-95页 |
附录Ⅱ 差减文库所用接头和装载信息 | 第95-96页 |
附录Ⅲ ber块茎低温差异表达基因 | 第96-104页 |
附录Ⅳ qRT-PCR分析引物及基因表达模式 | 第104-112页 |
附录Ⅴ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