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腐菌生物吸附剂去除水体重金属的应用基础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45页 |
| ·重金属的环境污染 | 第12-16页 |
| ·传统处理方法 | 第16-19页 |
| ·生物吸附法 | 第19-21页 |
| ·生物吸附剂种类 | 第21-23页 |
| ·生物吸附机理 | 第23-30页 |
| ·生物吸附平衡过程 | 第30-34页 |
| ·生物吸附平衡模拟 | 第34-39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9-42页 |
| ·本研究的内容 | 第42-44页 |
| ·本研究的技术方案 | 第44-45页 |
| 第2章 生物吸附剂的性质 | 第45-60页 |
| ·概述 | 第45-48页 |
| ·鉴定物质结构的常用方法 | 第48页 |
| ·生物吸附剂的结构特征 | 第48-58页 |
| ·小结 | 第58-60页 |
| 第3章 生物吸附剂的作用官能团定性与定量 | 第60-66页 |
| ·生物吸附剂的官能团定性 | 第60-62页 |
| ·MATLA86.5 数学计算 | 第62-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4章 生物吸附剂对含CR(Ⅵ)废水的去除 | 第66-89页 |
| ·概述 | 第66-67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67-71页 |
| ·实验结果 | 第71-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第5章 生物吸附剂对含PB~(2+)废水的去除 | 第89-104页 |
| ·传统PB~(2+)去除方法 | 第89页 |
| ·褐腐菌生物吸附剂对PB~(2+)的吸附实验 | 第89-91页 |
| ·实验方法 | 第91-9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92-10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 第6章 生物吸附剂对含CD~(2+)废水的去除 | 第104-119页 |
| ·传统CD~(2+)去除方法 | 第104页 |
| ·褐腐菌生物吸附剂对CD~(2+)的吸附实验 | 第104-106页 |
| ·实验方法 | 第106-10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7-117页 |
| ·小结 | 第117-119页 |
| 第7章 褐腐菌生物吸附剂的工业应用 | 第119-123页 |
| ·工业应用前景 | 第119页 |
| ·工业应用实例 | 第119-121页 |
| ·结论 | 第121-123页 |
| 第8章 讨论 | 第123-129页 |
| ·吸附在生物吸附剂上铬、铅和镉化学结合形式 | 第123-125页 |
| ·吸附能力差异的比较及亚稳态平衡吸附理论的引入 | 第125-129页 |
| 结论 | 第129-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3-143页 |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43-145页 |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著作目录 | 第145-146页 |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研究课题 | 第146-147页 |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和获得的奖励 | 第147-151页 |
| 致谢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