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曲轴受力及疲劳性能要求 | 第8页 |
·曲轴疲劳强度研究发展的现状 | 第8-12页 |
·改进结构设计 | 第9页 |
·合理选材 | 第9-10页 |
·采取合理的强化工艺措施 | 第10-12页 |
·本文工作的目的、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曲轴强化工艺理论基础 | 第14-24页 |
·曲轴表面中频感应淬火 | 第14-16页 |
·感应加热原理 | 第14-15页 |
·感应淬火技术条件以及工艺参数 | 第15-16页 |
·氮化处理 | 第16-18页 |
·氮化强化原理 | 第16-17页 |
·氮化强化类型 | 第17-18页 |
·氮化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热应力强化 | 第18-19页 |
·圆角滚压强化 | 第19-22页 |
·滚压机理 | 第19-20页 |
·曲轴圆角滚压强化工艺过程 | 第20页 |
·常见的曲轴圆角滚压类型和特点 | 第20-21页 |
·滚压速度、滚压圈数、滚轮直径以及滚压密切度的选取 | 第21-22页 |
·喷丸 | 第22页 |
·复合强化工艺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曲轴强化工艺的基本测试理论和评价方法 | 第24-39页 |
·疲劳的基本概念 | 第24-27页 |
·疲劳断裂的机理 | 第24-25页 |
·疲劳载荷的描述 | 第25-26页 |
·疲劳强度评价指标 | 第26-27页 |
·疲劳测试方法 | 第27-30页 |
·成组试验法 | 第27-28页 |
·配对升降法 | 第28-29页 |
·疲劳极限统计分析试验法—SAFL(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Fatigue Limit) | 第29-30页 |
·试验结果处理方法 | 第30-33页 |
·疲劳寿命与疲劳强度的均值和标准差 | 第30-31页 |
·置信区间的确定 | 第31-32页 |
·试验需要的最小样本量 | 第32页 |
·关于数据直线拟合的方法 | 第32-33页 |
·疲劳试验的快速法测定 | 第33-37页 |
·疲劳极限快速测定方法的前提与假设 | 第34-35页 |
·P-S-N曲线的快速测定 | 第35-37页 |
·国内外同类方法的对比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曲轴圆角强化工艺的优化试验研究 | 第39-69页 |
·试验的前期准备 | 第39-42页 |
·试验目的和试验方案 | 第39页 |
·试验设备和试件准备 | 第39-41页 |
·试验参数确定 | 第41页 |
·试验步骤 | 第41-42页 |
·曲轴疲劳试验系统的标定试验 | 第42-44页 |
·曲轴表面强化处理工艺的对比 | 第44-45页 |
·曲轴轴颈圆角结构对滚压后疲劳强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滚压工艺参数对曲轴疲劳强度的影响 | 第46-51页 |
·滚压力对曲轴疲劳强度的影响 | 第47-50页 |
·滚轮接触圆弧半径对曲轴疲劳强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滚压力范围的确定 | 第51-58页 |
·接触弧线上的变形与应力分布 | 第51-52页 |
·接触弧线上的正应力向圆弧直径上的等效 | 第52-54页 |
·空间应力等效 | 第54-55页 |
·接触半宽度b的计算与载荷—应力关系的导出 | 第55-56页 |
·滚压极限载荷范围的确定 | 第56-57页 |
·加载范围计算 | 第57-58页 |
·滚压力的优化试验研究 | 第58-68页 |
·确定滚压力与疲劳极限之间的关系 | 第58页 |
·疲劳极限线图制取 | 第58-59页 |
·最佳残余压应力推导及计算 | 第59-62页 |
·最佳滚压力的推导及计算 | 第62-65页 |
·最佳滚压力的试验验证 | 第65-67页 |
·滚压校直对疲劳极限的影响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论文的结论与不足 | 第69-70页 |
·曲轴滚压强化工艺的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74页 |
摘要 | 第74-76页 |
Abstract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