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5-18页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8-24页 |
·行政区划、地理位置 | 第18页 |
·自然环境 | 第18-22页 |
·陕北高原 | 第18-19页 |
·关中盆地 | 第19-21页 |
·陕南山地 | 第21-22页 |
·社会经济环境 | 第22页 |
·数据收集及处理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第24-41页 |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第24-30页 |
·土地资源的数量变化 | 第24-27页 |
·土地利用分类特征变化分析 | 第27-30页 |
·土地利用程度的时空变化 | 第30-34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 第34-36页 |
·灰色系统法模拟和预测 | 第36-41页 |
·GM(1,1)建模原理 | 第36-37页 |
·灰色系统法模拟预测 | 第37-41页 |
第四章 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 第41-59页 |
·引言 | 第41-42页 |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第42-52页 |
·斑块 | 第42-46页 |
·斑块类型 | 第46-49页 |
·景观镶嵌体 | 第49-52页 |
·基于Kriging模型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的空间相关性 | 第52-59页 |
·地统计学 | 第52页 |
·采样方法 | 第52-53页 |
·空间相关性分析过程 | 第53-56页 |
·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56-59页 |
第五章 基于Apriori算法及改进算法的景观格局分析 | 第59-74页 |
·Apriori算法 | 第59-61页 |
·Apriori算法概述 | 第59页 |
·Apriori性质与算法步骤 | 第59-61页 |
·由频繁集产生关联规则 | 第61页 |
·Apriori改进算法 | 第61-64页 |
·修剪频繁集 | 第62-63页 |
·优化连接 | 第63页 |
·库优化 | 第63-64页 |
·两算法比较 | 第64-66页 |
·理论分析 | 第64-65页 |
·实验分析 | 第65页 |
·Apriori算法的其它优化方法 | 第65-66页 |
·土地利用分布规律研究 | 第66-72页 |
·全省各种土地类型分布研究 | 第66-67页 |
·按土地类型探讨分布 | 第67-72页 |
·存在问题与优化利用建议 | 第72-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