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疗诊断专长的心理学研究--以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为例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2-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前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4页 |
| 1.选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 ·认知科学的研究转向:从技术为本到知识为本 | 第10页 |
| ·问题解决研究的发展:从结构良好到结构不良 | 第10-12页 |
| ·精神科诊疗领域的特殊性 | 第12页 |
| 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专长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第14-27页 |
| 1.专长的定义 | 第14页 |
| 2.专长研究的发展 | 第14-16页 |
| ·两个阶段:专长表现研究阶段和专长获得研究阶段 | 第14-15页 |
| ·两条路线:专家-新手比较研究和专家系统研究 | 第15-16页 |
| 3.专长的外在表现 | 第16-20页 |
| ·有意义知觉模式 | 第17页 |
| ·速度快 | 第17-18页 |
| ·非凡的记忆能力 | 第18-19页 |
| ·表征问题深入 | 第19页 |
| ·较强的自我监控技能 | 第19-20页 |
| 4.专长的内在要素 | 第20-22页 |
| ·有关知识结构的研究 | 第21-22页 |
| ·有关推理机制的研究 | 第22页 |
| 5.国内专长研究的现状 | 第22-23页 |
| 6.专长研究的方法 | 第23-27页 |
| ·知识结构获取的方法 | 第23-25页 |
| ·推理规则的获取方法 | 第25-26页 |
| ·复合式知识获取与表征的途径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医疗专长研究理论的考察及实证研究设计 | 第27-34页 |
| 1.医疗专长的相关研究 | 第27-29页 |
| ·简单认知方式方面的对比 | 第27-28页 |
| ·知识结构的对比 | 第28页 |
| ·诊断推理的对比 | 第28-29页 |
| ·不同的研究结论 | 第29页 |
| 2.医疗诊断推理的理论 | 第29-32页 |
| ·假设-验证理论 | 第29-30页 |
| ·图式理论 | 第30页 |
| ·情境理论 | 第30-31页 |
| ·案例推理理论 | 第31页 |
| ·全面诊断理论 | 第31-32页 |
| 3 研究设计 | 第32-34页 |
| ·研究假设 | 第32页 |
|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32-33页 |
| ·研究材料的构成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精神科专家和新手知识结构差异的研究 | 第34-47页 |
| 研究一 精神科专家和新手诊断知识的概念队列研究 | 第34-41页 |
| 1.研究目的 | 第34-35页 |
| 2.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 ·研究对象 | 第35页 |
| ·研究材料 | 第35页 |
| ·研究程序 | 第35页 |
| ·统计处理 | 第35-36页 |
| 3.研究结果 | 第36-39页 |
| ·因子载荷的显著性和各研究对象的权重 | 第36-38页 |
| ·计算概念队列 | 第38页 |
| ·访谈记录结果 | 第38-39页 |
| 4.分析与讨论 | 第39-41页 |
| ·专家和新手知识模型的差异 | 第39-40页 |
| ·专家和新手知识来源和分类依据的差异 | 第40页 |
| ·为完善诊断标准提供参考意见 | 第40页 |
| ·精神卫生专业教学的几点启示 | 第40-41页 |
| 研究二 精神科专家和新手诊断知识的空间结构分析 | 第41-47页 |
| 1.研究目的 | 第41-42页 |
| 2.研究方法 | 第42页 |
| ·研究对象 | 第42页 |
| ·研究材料 | 第42页 |
| ·研究程序 | 第42页 |
| 3 研究结果 | 第42-44页 |
| ·专家和新手对知识概念关联程度判断的差异 | 第42-43页 |
| ·专家和新手知识概念的语义距离 | 第43页 |
| ·专家和新手知识概念的空间结构 | 第43-44页 |
| 4.分析与讨论 | 第44-47页 |
| ·专家和新手知识概念语义距离的差异 | 第44-45页 |
| ·专家和新手诊断知识的空间结构的差异 | 第45-46页 |
| ·关于多维量表方法 | 第46页 |
| ·对教育评估的启示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精神科医疗专家和新手诊断推理差异的研究 | 第47-57页 |
| 1.研究目的 | 第47页 |
| 2.研究方法 | 第47-48页 |
| ·被试 | 第47页 |
| ·仪器与材料 | 第47页 |
| ·研究程序 | 第47-48页 |
| 3.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 ·诊断精确性比较 | 第48页 |
| ·诊断错误分析 | 第48-49页 |
| ·诊断时间比较 | 第49-50页 |
| ·病例难度的评价 | 第50页 |
| ·诊断假设的比较 | 第50-51页 |
| ·信息搜索数量的比较 | 第51页 |
| ·信息搜索质量的比较 | 第51-52页 |
| ·推理步骤数量的比较 | 第52页 |
| ·推理路线的比较 | 第52-54页 |
| 4.讨论 | 第54-57页 |
| ·专家和新手推理机制的差异 | 第54-55页 |
| ·各指标作为鉴别专长水平的有效性 | 第55-57页 |
| 第六章 综合讨论和研究展望 | 第57-61页 |
| 1.综合讨论 | 第57-58页 |
| ·专长的整合化 | 第57-58页 |
| ·情境性:衡量知识水平的又一维度 | 第58页 |
| 2.研究启示 | 第58-59页 |
| ·如何理解学习 | 第58-59页 |
| ·如何理解教学 | 第59页 |
| ·如何理解专家 | 第59页 |
| 3.研究贡献 | 第59-60页 |
| 4.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附录 | 第65-73页 |
| 附录1 Q分类程序图片(部分) | 第65-66页 |
| 附录2 多维量表程序图片(部分) | 第66-67页 |
| 附录3 口语报告研究诊断病例 | 第67-71页 |
| 附录4 部分被试的口语报告录音文字 | 第71-73页 |
| 后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