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电沉积Cu-SiC复合电极的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课题的意义和来源 | 第10-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课题的来源 | 第11页 |
| ·复合电沉积技术 | 第11-14页 |
| ·复合电沉积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 第11-12页 |
| ·复合电沉积机理 | 第12-13页 |
| ·电沉积复合镀层的性能和应用 | 第13-14页 |
| ·电火花加工工具电极的研究 | 第14-17页 |
| ·电火花加工原理 | 第14-15页 |
| ·电火花加工工具电极的材料 | 第15-16页 |
| ·电极的损耗 | 第16-17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电铸CU-SIC复合镀层实验研究方法 | 第18-26页 |
| ·工艺路线 | 第18-19页 |
| ·Cu-SIC复合镀层的制备 | 第19-22页 |
| ·实验装置 | 第19-20页 |
| ·试验用材及电铸镀液 | 第20-21页 |
| ·第二相微粒的选择 | 第21-22页 |
| ·组织结构特征和性能测试 | 第22-24页 |
| ·Cu-SiC复合材料中SiC微粒的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 ·Cu-SiC镀层微观表征 | 第23页 |
| ·Cu-SiC复合电铸层的力学及物理性能的测试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CU-SIC复合电铸工艺及微观组织结构 | 第26-35页 |
| ·镀液中微粒的粒径及添加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 ·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27-29页 |
| ·镀液温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 ·Cu-SIC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 | 第30-31页 |
| ·CU-SIC复合镀层的显微组织 | 第31-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超声电铸CU-SIC复合镀层的电铸工艺 | 第35-46页 |
| ·超声电铸 | 第35-38页 |
| ·超声波电沉积及特点的发展 | 第35-36页 |
| ·超声波电沉积的特点 | 第36页 |
| ·超声波在电沉积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 | 第36-37页 |
| ·超声波在复合电沉积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 ·超声电铸Cu-SIC复合镀层 | 第38-40页 |
| ·实验装置 | 第38-39页 |
| ·镀液的配方及工艺参数 | 第39页 |
| ·超声电铸的工艺流程及过程 | 第39-40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 ·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 | 第40-42页 |
| ·电铸层的显微组织 | 第42-43页 |
| ·复合电铸层的显微硬度 | 第43-44页 |
| ·复合镀层的耐蚀性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五章 CU-SIC复合材料电极的电火花试验研究 | 第46-56页 |
| ·电火花电极的加工试验 | 第46-50页 |
| ·电火花工具电极的制备 | 第46页 |
| ·试验设备 | 第46-48页 |
| ·实验依据 | 第48页 |
| ·实验过程 | 第48-50页 |
| ·电火花加工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 ·工件去除率分析 | 第50-51页 |
| ·电极相对损耗分析 | 第51-52页 |
| ·加工后电极和工件的表面形貌 | 第52-54页 |
| ·Cu-SIC复合电铸层的电蚀机理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总结 | 第56-57页 |
| ·不足和展望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附录 | 第63-6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