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面向空间应用的容错RISC处理器体系结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8页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我国空间计算机CPU应用现状与系统容错技术第16-22页
   ·国内外辐射加固型微处理器的研究现状与基础第22-25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概要第25-26页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6-28页
第二章 LSFT32系统结构第28-50页
   ·SPARC V8系统结构第28-40页
     ·选择SPARC体系结构的原因第28-29页
     ·SPARC中的RISC设计思想第29-30页
     ·数据格式第30-32页
     ·SPARC V8组成第32-33页
     ·寄存器组第33-35页
     ·指令系统第35-39页
     ·陷阱第39-40页
   ·LSFT32系统组成第40-49页
     ·处理单元第41-45页
     ·片上系统总线第45-46页
     ·存储器接口第46-47页
     ·嵌入式外设控制器第47-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体系结构的容错策略第50-77页
   ·空间辐射效应及其影响第50-53页
   ·SEU对LSFT32微处理器行为的影响分析第53-58页
     ·SEU故障对星载计算机的影响第53-55页
     ·SPARC指令集的SEU故障效应分析(FEA)第55-58页
   ·计算机系统容错设计方案第58-61页
     ·空间计算机的抗辐射性能保证第58-59页
     ·空间计算机的容错设计方法第59-61页
   ·LSFT32微处理器的设计目标与可实现性第61-66页
     ·抗辐射加固处理器的常用设计方法第61-63页
     ·LSFT32微处理器的设计目标第63-64页
     ·LSFT32微处理器的可实现性第64-65页
     ·总剂量加固与SEL加固第65-66页
   ·体系结构的SEU组合容错策略第66-76页
     ·非容错处理器的单粒子翻转概率第67-68页
     ·常用的数据校验码第68-70页
     ·寄存器的冗余设计第70-72页
     ·寄存器文件的容错设计策略第72-73页
     ·Cache的容错设计策略第73-75页
     ·LSFT3202数据故障概率预计第75-76页
   ·小结第76-77页
第四章 整数单元容错流水线结构第77-98页
   ·LSFT32整数处理单元IU(Integrate Unit)第77-85页
     ·流水级划分第77-78页
     ·LSFT32 IU的体系结构第78-81页
     ·寄存器文件第81-84页
     ·操作数的获取与数据写回第84-85页
   ·直接纠错流水线结构第85-88页
     ·EDAC的插入方式第85-87页
     ·在LSFT3201中的实现第87-88页
     ·陷阱处理程序的考虑第88页
   ·同步纠错流水线结构第88-93页
     ·同步纠检错结构第89-90页
     ·在LSFT3202处理器中的实现第90-92页
     ·同步纠错流水线结构性能分析第92-93页
   ·连续纠错流水线结构第93-96页
     ·对同步纠错流水线结构的改进第93-95页
     ·结果与分析第95-96页
   ·小结第96-98页
第五章 存储系统的容错结构研究第98-124页
   ·概述第98-99页
   ·LSFT32的存储系统构成第99-100页
   ·CACHE控制器的容错设计第100-111页
     ·Cache映像方式与命中机制第100-102页
     ·Cache-AHB总线接口单元第102-104页
     ·指令Cache设计第104-106页
     ·数据Cache设计第106-108页
     ·基于分组校验的Cache数据重载第108-111页
   ·自主恢复存储器控制器第111-123页
     ·存储总线宽度确定第111-112页
     ·存储器配置寄存器第112-114页
     ·控制状态机的设计第114-116页
     ·存储器控制器数据通路第116-117页
     ·存储器区域保护第117-118页
     ·EDAC结构第118-119页
     ·自动恢复机制第119-121页
     ·结果与分析第121-123页
   ·小结第123-124页
第六章 片上可控故障注入机制第124-141页
   ·容错设计的验证方法第124-126页
   ·硬件故障注入机理第126-128页
     ·单粒子事件故障模型第127页
     ·单粒子故障注入器构成第127-128页
   ·单粒子效应故障注入实现原理第128-131页
     ·硬件故障注入系统级实现第129-130页
     ·嵌入式硬件故障注入实现第130-131页
   ·LSFT32单粒子故障注入的实现第131-137页
     ·LSFT32嵌入式故障注入结构第131-133页
     ·故障注入控制/监视寄存器第133-136页
     ·LSFT32嵌入式故障监视器第136-137页
   ·LSFT32嵌入式单粒子故障注入软件考虑第137-140页
     ·故障注入原语第137页
     ·LSFT32故障注入测试系统组成第137-138页
     ·LSFT32故障注入测试系统软件第138-140页
   ·小结第140-141页
第七章 LSFT32微处理器芯片设计与应用第141-156页
   ·LSFT3201微处理器的芯片设计、流片及结果第141-147页
     ·设计流程第141-142页
     ·定制单元第142-143页
     ·实现结果第143-145页
     ·测试、验证与实验第145-147页
   ·LSFT3202微处理器的芯片设计、流片及结果第147-152页
     ·设计流程第147-148页
     ·LSFT3202的实现结果第148-150页
     ·可靠性设计保障第150-151页
     ·测试、验证与实验第151-152页
   ·与国外抗辐射处理器的性能对比第152-153页
   ·LSFT3201及LSFT3202的工程应用第153-154页
   ·LSFT32微处理器设计技术应用第154-155页
     ·构建国产化星载计算机设计平台第154-155页
     ·构建SOC设计平台第155页
   ·小结第155-156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56-158页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第156-157页
   ·论文工作的后续设想第157-158页
致谢第158-159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工作第159-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助焊剂与焊锡膏的制备与研究初探
下一篇:新型单克隆抗体荧光探针染料的合成及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