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23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8-12页 |
第二节 政治认同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一、“认同”概念的历史和擅变 | 第12-15页 |
二、政治认同相关研究的进展 | 第15-17页 |
三、对政治认同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8-23页 |
第二章 政治认同的内涵及本质 | 第23-43页 |
第一节 政治认同的概念及内涵 | 第23-32页 |
一、概念的界定 | 第23-26页 |
二、实践性是政治认同的本质规定 | 第26-29页 |
三、政治认同的内涵 | 第29-32页 |
第二节 政治认同的核心 | 第32-36页 |
第三节 政治认同的内在矛盾和基本特性 | 第36-43页 |
一、认同主客体的对立统一 | 第36-39页 |
二、政治认同活动的特性 | 第39-43页 |
第三章 政治认同的过程及基本状态 | 第43-74页 |
第一节 政治认同的心理机制和过程 | 第43-55页 |
一、认同的需要和动机 | 第43-48页 |
二、政治认同的过程 | 第48-55页 |
第二节 政治行为是政治认同的实践机制 | 第55-59页 |
第三节 政治认同的结构分析 | 第59-64页 |
一、政治认同的环境构成 | 第60-62页 |
二、政治认同的对象体构成 | 第62-64页 |
第四节 政治认同的基本状态 | 第64-74页 |
一、政治认同的变量分析 | 第64-66页 |
二、政治认同的基本状态类型 | 第66-69页 |
三、政治认同的内在张力关系 | 第69-74页 |
第四章 政治认同的基础 | 第74-94页 |
第一节 利益实现是政治认同的源动力 | 第74-78页 |
一、利益关系是政治认同的主轴 | 第74-77页 |
二、不同利益需求祸合对应的政治认同状态 | 第77-78页 |
第二节 政治文化规定政治认同的取向模式 | 第78-82页 |
一、政治文化的涵义 | 第78-81页 |
二、政治文化与政治认同 | 第81-82页 |
第三节 政治共识是政治认同的聚焦 | 第82-86页 |
一、利益共识是政治共识的基础 | 第83-84页 |
二、政治共识的基本路径和内容 | 第84-86页 |
第四节 政治参与是政治认同的直接体现和回馈 | 第86-94页 |
一、政治参与的目的 | 第87-88页 |
二、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 | 第88-94页 |
第五章 政治认同的变迁与危机 | 第94-115页 |
第一节 影响政治认同变迁的要素 | 第94-102页 |
一、政治合法性要素 | 第94-98页 |
二、政治运作的状况 | 第98-100页 |
三、利益结构的分化 | 第100-101页 |
四、政治环境的变迁 | 第101-102页 |
第二节 政治认同的变迁 | 第102-105页 |
一、政治认同的内在矛盾性 | 第102-103页 |
二、主体的认同评价原则 | 第103-104页 |
三、政治认同变迁的可能状态 | 第104-105页 |
第三节 政治认同的危机 | 第105-115页 |
一、政治认同危机的内涵 | 第105-108页 |
二、政治认同危机的主因 | 第108-111页 |
三、政治认同危机的考量 | 第111-115页 |
第六章 政治认同的价值和取向 | 第115-143页 |
第一节 政治认同实践性的价值 | 第115-119页 |
第二节 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政治发展 | 第119-126页 |
一、政治认同是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的基础 | 第119-121页 |
二、政治秩序建立的路径选择 | 第121-122页 |
三、政治秩序的认同要素 | 第122-123页 |
四、政治稳定与政治认同 | 第123-126页 |
第三节 政治认同与认同的政治 | 第126-131页 |
一、民主政治是认同的政治的基本取向 | 第126-129页 |
二、政治认同与政治发展互动共进 | 第129-131页 |
第四节 政治认同的资源整合 | 第131-143页 |
一、意识形态的主导 | 第131-134页 |
二、政治运行的公正 | 第134-136页 |
三、政治绩效的优化 | 第136-138页 |
四、政治文化的培育 | 第138-143页 |
余论 | 第143-151页 |
主要参考资料 | 第151-159页 |
后记 | 第159-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