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 ·无线通信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8-10页 |
| ·无线通信系统发展概况 | 第8-9页 |
| ·无线通信系统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 ·新一代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 | 第10-12页 |
| ·MIMO 技术 | 第10-11页 |
| ·自适应均衡技术 | 第11-12页 |
| ·课题来源及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宽带无线信道 | 第14-25页 |
| ·无线信道研究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 ·宽带时变衰落信道的动态特性 | 第15-19页 |
| ·时延扩展(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 第17-18页 |
| ·多普勒扩展(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 | 第18-19页 |
| ·宽带 MIMO 系统信道模型 | 第19-22页 |
| ·3GPP SCM 信道模型 | 第22-24页 |
| ·3GPP SCM 信道模型 | 第22-23页 |
| ·信道模型的计算机仿真生成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自适应均衡 | 第25-50页 |
| ·均衡原理概述 | 第25-27页 |
| ·自适应均衡算法 | 第27-31页 |
| ·最小均方(LMS)算法 | 第27-29页 |
| ·递推最小二乘(RLS)算法 | 第29-30页 |
| ·RLS 算法和LMS 算法的比较 | 第30-31页 |
| ·自适应均衡器 | 第31-36页 |
| ·自适应均衡器原理 | 第31页 |
| ·均衡器分类 | 第31-36页 |
| ·MIMO 自适应均衡 | 第36-49页 |
| ·MIMO 自适应线性均衡器 | 第36-42页 |
| ·MIMO 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 | 第42-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参量模型阶数选择的研究 | 第50-62页 |
| ·引言 | 第50-51页 |
| ·AR 模型的阶数选择 | 第51-56页 |
| ·选择准则 | 第51页 |
| ·常见三种准则:FPE,AIC 和 MDL | 第51-53页 |
| ·三种准则的关系与局限性 | 第53-54页 |
| ·仿真与实验分析 | 第54-56页 |
| ·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的阶数选择 | 第56-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自适应均衡在 DSP 硬件平台上的实现 | 第62-74页 |
| ·ADSP21160 处理器概述 | 第62-63页 |
| ·ADSP21160 中处理器核 | 第63-65页 |
| ·运算核 | 第63-64页 |
| ·程序控制器 | 第64-65页 |
| ·地址产生器 | 第65页 |
| ·ADSP21160 存储器组织 | 第65-68页 |
| ·在 ADSP21160 上实现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的程序 | 第68-69页 |
| ·自适应判决反馈程序在 Hammerhead-PCI 处理板上硬件仿真 | 第69-73页 |
| ·Hammerhead-PCI 处理板概述 | 第69-70页 |
| ·硬件仿真结果 | 第70-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4-76页 |
| ·论文的工作总结 | 第74-75页 |
|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个人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