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水质监测论文

发光细菌法和硝化速率法测定污水毒性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0页
   ·课题来源、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课题来源第11页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毒性测试概述第13-16页
   ·毒性测试技术的发展第16-18页
     ·生物传感器/监测器(sensor/monitor)的应用第16-17页
     ·基因工程菌(GEMs)的应用第17页
     ·毒性鉴定第17-18页
   ·本课题前期的部分研究成果第18页
   ·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营养物质对发光菌测试法的影响研究第20-36页
   ·实验目的第21-22页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2-23页
     ·实验材料第22页
     ·实验方法第22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22-23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3-35页
     ·单一营养物质对CuSO_4毒性测试结果的影响第23-27页
     ·单一营养物质对3,5-DCP毒性测试结果的影响第27-31页
     ·单一营养物质毒性测试结果影响总结第31-32页
     ·混合营养物质对毒性测试结果的影响第32-33页
     ·NaCl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未驯化硝化污泥毒性测试性质第36-54页
   ·实验思路及目的第36-37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污泥第37页
     ·试剂第37页
     ·实验方法第37-38页
       ·氨氧化速率实验第37-38页
       ·亚硝酸盐氧化速率实验第38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38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38-54页
     ·使用HgCl_2作为标准毒物第38-48页
       ·氨氧化速率实验第38-44页
       ·亚硝酸盐氧化速率实验第44-48页
     ·使用3,5-DCP作为标准毒物第48-51页
       ·氨氧化速率实验第49-50页
       ·亚硝酸盐氧化速率实验第50-51页
     ·未驯化硝化污泥毒性测试数据汇总第51-54页
第四章 驯化污泥毒性测试性质及其应用第54-65页
   ·污泥的驯化第54-58页
     ·实验目的第54页
     ·实验方法第54-55页
     ·驯化结果与讨论第55-58页
   ·测试条件的优化第58-61页
     ·反应时间的选择第59-60页
     ·污泥浓度的选择第60-61页
     ·结论第61页
   ·改进硝化速率法的应用第61-65页
     ·各水样来源基本情况第61-62页
     ·测试结果第62-63页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3-65页
第五章 毒性测试方法的比较第65-73页
   ·改进硝化速率法与常规硝化速率法的比较第65-68页
     ·受试生物的不同第65-66页
     ·测试指标、反应时间的比较第66页
     ·实际水样测试结果的比较第66-68页
       ·方法介绍第66-67页
       ·测试结果比较第67-68页
   ·改进硝化速率法与发光菌法的比较第68-70页
   ·方法评价标准的讨论第70-73页
     ·受试生物的选择第70-71页
     ·测试方法的评价与选择第71-73页
第六章 毒性鉴定第73-77页
   ·绍兴污水厂简介第73-74页
   ·毒性测试结果第74页
     ·GC-MS测试结果第74-7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77-79页
   ·结论第77-78页
   ·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与建议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芯片级多层布线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自适应均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