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初探黄斑康对实验性血脂异常小鼠色素上皮—玻璃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4页
ABC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缩略词表第9-10页
1.引言第10-11页
2.实验研究第11-16页
     ·实验材料第11-12页
     ·实验动物第11页
     ·实验饲料及药物第11-12页
     ·实验试剂第12页
     ·实验仪器第12页
       ·血液生化第12页
       ·组织形态学第12页
   ·实验方法第12-14页
     ·动物分组第12-13页
     ·造模方法第13页
     ·给药方法第13-14页
   ·观测指标及测试方法第14-15页
     ·一般状态观察第14页
     ·小鼠血脂、血液流变学、MDA检测方法第14-15页
     ·组织形态学观察方法第15页
   ·统计方法第15-16页
3.实验结果第16-31页
   ·一般观察第16页
   ·C57BL小鼠体重变化第16-18页
   ·不同组别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第18-23页
     ·不同组别血脂指标的比较第18-19页
     ·不同组别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第19-22页
     ·不同组别MDA指标的比较第22-23页
   ·C57BL的CBRC病理学变化第23-31页
       ·光镜下Masson三色染色结果第23-25页
       ·电镜下检查结果第25-31页
       ·电镜下脉络膜毛细血管的比较第29页
       ·电镜下RPE的比较第29-30页
       ·电镜下Bruch's膜的比较第30-31页
4 讨论第31-49页
     ·血脂异常与ARMD相关性第31-33页
     ·现代医学对血脂异常与ARMD相关性的认识第31-32页
     ·祖国医学对血脂异常与ARMD相关性的认识第32-33页
   ·动物模型的评价第33-37页
     ·动物模型的选择和造模方法第33页
     ·血液生化指标的选择第33-35页
     ·研究部位的选择第35-37页
   ·黄斑康组方依据及方药分析第37-40页
   ·黄斑康对实验性血脂异常小鼠动物模型预防效果的研究第40-44页
     ·3月龄、8月龄普通饲料组与8月龄预防组、8月龄高脂饲料组小鼠外观、体重变化的评价第40-41页
     ·3月龄、8月龄普通饲料组与8月龄预防组、8月龄高脂饲料组小鼠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的评价第41-42页
     ·3月龄、8月龄普通饲料组与8月龄预防组、8月龄高脂饲料组小鼠CBRC指标变化的评价第42-44页
   ·黄斑康对实验性血脂异常C57BL小鼠动物模型治疗效果的研究第44-49页
     ·黄斑康对实验性血脂异常小鼠动物模型外观、体重指标的影响第44-45页
     ·黄斑康对实验性血脂异常小鼠动物模型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第45-46页
     ·黄斑康对实验性血脂异常C57BL小鼠动物模型CBRC的影响第46-49页
5 结论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后置部分第57-60页
声明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跨国政治
下一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公共组织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