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逆向物流产生的原因 | 第10页 |
·国家对逆向物流的重视 | 第10-11页 |
·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的出现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国内外对逆向物流的现状研究 | 第12-13页 |
·国内外对物流外包风险的现状研究 | 第13-14页 |
·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16页 |
·课题的研究目标 | 第14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逆向物流及逆向物流外包概述 | 第16-23页 |
·逆向物流及其发展 | 第16-20页 |
·逆向物流的产生及其概念 | 第16-17页 |
·逆向物流的运作流程 | 第17-18页 |
·逆向物流运作的障碍和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企业逆向物流外包的发展现状 | 第20-23页 |
·企业逆向物流外包 | 第20-21页 |
·逆向物流外包的优势及其发展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逆向物流外包的风险以及风险管理 | 第23-34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的内涵 | 第23-26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问题概述 | 第23-25页 |
·风险和逆向物流外包风险和含义 | 第25-26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管理 | 第26-30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范围 | 第26-28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过程 | 第28-30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的类别 | 第30-34页 |
第四章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的识别和诱因分析 | 第34-42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的识别 | 第34-35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的诱因分析 | 第35-37页 |
·逆向物流外包的企业内部风险诱因分析 | 第35-36页 |
·逆向物流外包的企业外部风险诱因分析 | 第36-37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的大小分析 | 第37-42页 |
·企业只将逆向物流业务外包给一家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 | 第37-39页 |
·企业可将逆向物流业务连续外包给多家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 | 第39-40页 |
·企业只将逆向物流业务分散外包给多家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 | 第40-42页 |
第五章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的衡量 | 第42-59页 |
·逆向物流外包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2-46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2-44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指标分析 | 第44-46页 |
·用模糊综合法对逆向物流外包风险进行评判 | 第46-59页 |
·模糊综合法介绍 | 第46-48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的模糊评判 | 第48-59页 |
第六章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的控制和防范 | 第59-70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的控制 | 第59-61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 第61-62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的分类预控 | 第62-68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综合评判隶属度表 | 第62-64页 |
·逆向物流业务外包的风险问题的分类预控对策 | 第64-68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的财务处理对策 | 第68-70页 |
第七章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 第70-73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管理评价的含义和要求 | 第70-71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评价的含义 | 第70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评价的要求 | 第70-71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管理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 第71页 |
·逆向物流外包风险评价的过程 | 第71-73页 |
结束语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实践工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