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目录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33页 |
| ·建筑外墙涂料概述 | 第14页 |
|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涂料及其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 ·有机硅的特性 | 第16-18页 |
|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方法 | 第18-20页 |
| ·物理共混法 | 第18-19页 |
| ·化学改性法 | 第19-20页 |
| ·(细)乳液聚合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 | 第20-31页 |
| ·常规乳液聚合概述 | 第21-22页 |
| ·常规乳液聚合用于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主乳液 | 第22-25页 |
| ·细乳液聚合概述 | 第25-27页 |
| ·细乳液的制备 | 第25-26页 |
| ·细乳液聚合动力学 | 第26-27页 |
| ·细乳液聚合的优点 | 第27页 |
| ·细乳液聚合用于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研究 | 第27-31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33-39页 |
| ·实验原料 | 第33-35页 |
| ·实验步骤 | 第35-37页 |
| ·细乳液的制备 | 第35-36页 |
| ·细乳液聚合过程 | 第36-37页 |
| ·测试和表征方法 | 第37-39页 |
| ·凝聚率 | 第37页 |
| ·转化率 | 第37页 |
| ·粒径和粒径分布(PSD) | 第37页 |
| ·凝胶含量和接枝率 | 第37-38页 |
| ·TEM | 第38页 |
| ·DSC | 第38页 |
| ·红外谱图 | 第38页 |
| ·接触角 | 第38页 |
| ·膜的吸水率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稳定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研究 | 第39-63页 |
| ·细乳液聚合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稳定性规律研究 | 第39-59页 |
| ·超声条件的影响 | 第39-41页 |
| ·乳化体系的影响 | 第41-43页 |
| ·引发剂和反应pH值的影响 | 第43-45页 |
| ·主单体(丙烯酸酯单体)类型的影响 | 第45-54页 |
| ·二元共聚体系(MMA/MPMS、St/MPMS、BA/MPMS) | 第45-48页 |
| ·三元共聚体系(MMA/BA/MPMS和St/BA/MPMS) | 第48页 |
| ·贮存稳定性 | 第48页 |
| ·TEM图 | 第48-50页 |
| ·讨论 | 第50-54页 |
| ·有机硅单体的影响 | 第54-59页 |
| ·共聚有机硅的影响 | 第54-56页 |
| ·接枝有机硅的影响 | 第56-59页 |
| ·稳定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 第59-63页 |
| ·稳定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 第59-60页 |
| ·粒径和粒径分布、稳定性 | 第60页 |
| ·透射电镜TEM表征 | 第60-61页 |
| ·抽提表征 | 第61页 |
| ·共聚物组成表征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共聚物膜性能研究 | 第63-68页 |
| ·共聚物膜的凝胶含量和接枝率 | 第63-64页 |
| ·共聚物膜的吸水率 | 第64-65页 |
| ·共聚物膜的水接触角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