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GT | 第5-10页 |
论文中的图表目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锌的性质和应用 | 第12-14页 |
·镉的性质和应用 | 第14-16页 |
·锌和镉分离的意义及本课题的创新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微量镉的分离与富集 | 第17-23页 |
·概述 | 第17-21页 |
·溶剂萃取法 | 第17-18页 |
·浮选分离法 | 第18-19页 |
·液膜分离法 | 第19页 |
·离子交换法 | 第19-20页 |
·其它分离富集方法 | 第20-21页 |
·本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21-22页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聚合物-盐-水萃取分离体系的概述 | 第23-35页 |
·聚合物-盐-水萃取分离体系的形成和萃取机理 | 第23-27页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 第23-25页 |
·聚合物-盐-水萃取体系萃取分离机理的探讨 | 第25-27页 |
·常用的聚合物-盐-水萃取分离体系及特点 | 第27-28页 |
·聚合物分相及影响物质在两相间分配的因素 | 第28-33页 |
·聚合物分相及影响因素 | 第28-31页 |
·聚合物-盐-水体系中影响物质在两相间分配的因素 | 第31-33页 |
·聚合物-盐-水萃取分离体系的应用及展望 | 第33-35页 |
第四章 Tween80-(NH_4)_2SO_4-H_2O体系分离锌基中微量的镉 | 第35-47页 |
·Tween80-(NH_4)_2SO_4-H_2O萃取体系的形成 | 第35-36页 |
·实验试剂、仪器及实验方法 | 第36-39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6-37页 |
·主要试剂的特性及配置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9-45页 |
·溶液酸度对Zn~(2+)、Cd~(2+)萃取分离的影响 | 第39-40页 |
·结晶紫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碘化钾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分相盐种类及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高聚物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固相中镉(II)所形成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 第45-46页 |
·锌(II)中微量镉(II)的混合分离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研究 | 第47-62页 |
·概述 | 第47-48页 |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的镉 | 第48-50页 |
·分光光度法测定锌 | 第50-52页 |
·本课题中微量镉的测定方法 | 第52-57页 |
·测定方法 | 第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7页 |
·本课题中锌的测定 | 第57-62页 |
·测定方法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0页 |
·锌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 第60-62页 |
第六章 微量镉的分离富集及测定的模糊预测 | 第62-79页 |
·模糊数学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 | 第62-64页 |
·模糊数学在有机化学方面的应用 | 第62-63页 |
·模糊数学在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 | 第63页 |
·模糊数学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 | 第63-64页 |
·模糊数学预测的基本原理 | 第64-68页 |
·模糊预测的基本特征 | 第64-65页 |
·模糊预测技术原理 | 第65-68页 |
·锌镉的分离富集及镉测定的预测建模 | 第68-79页 |
·模糊预测在微量镉的分离富集及测定中的应用 | 第68页 |
·锌镉分离富集的预测建模过程 | 第68-75页 |
·微量镉测定的模糊预测建模过程 | 第75-7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