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献综述 | 第1-23页 |
| ·前言 | 第9页 |
| ·染料废水及其处理方法 | 第9-12页 |
| ·染料的分类 | 第9-10页 |
|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0-12页 |
| ·光催化氧化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2-21页 |
| ·光催化氧化反应机理 | 第13-14页 |
| ·光催化氧化的应用研究 | 第14-15页 |
| ·应用于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光催化剂 | 第15-21页 |
| ·光催化降解的动力学研究 | 第21页 |
| ·光催化的应用前景及研究方向 | 第21-22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3页 |
| 二、实验部分 | 第23-29页 |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3-24页 |
|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 ·试剂 | 第23-24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页 |
| ·TiO_2的制备 | 第24页 |
|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ABO_3)制备 | 第24页 |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24-27页 |
| ·活性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 ·分析方法简述 | 第25-27页 |
| ·太阳光的模拟 | 第27-28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8-29页 |
| ·X-射线衍射(XRD) | 第28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8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 第28页 |
| ·热分析 | 第28-29页 |
| 三、复合氧化物的合成以及活性研究 | 第29-38页 |
| ·酸性红B染料的空白对比实验 | 第29页 |
| ·TiO_2的合成及光催化活性 | 第29-30页 |
| ·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合成及光催化活性 | 第30-37页 |
|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ABO_3)催化剂的合成 | 第30-32页 |
| ·CaNiO_3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32-34页 |
| ·TiO_2与CaNiO_3活性比较 | 第34-35页 |
| ·CaFe_xNi_(1-x)O_3(X=0.1~0.9)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 第35-36页 |
| ·负载组份对CaFe_(0.3)Ni_(0.7)O_3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四、光催化氧化降解酸性红B反应宏观动力学研究及酸性红B溶液降解机理探讨 | 第38-56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光催化氧化降解酸性红B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8-47页 |
| ·研究方案假设 | 第38页 |
| ·动力学方程式的确定 | 第38-39页 |
| ·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的确定 | 第39-47页 |
| ·活化能的确定 | 第47-49页 |
| ·酸性红B溶液降解机理的探讨 | 第49-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五、光催化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6-61页 |
| ·溶液中加入H_2O_2的影响 | 第56-57页 |
| ·PH值的影响 | 第57-58页 |
| ·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58页 |
| ·催化剂的用量对酸性红B降解率的影响 | 第58-60页 |
| ·光催化反应时间对酸性红B降解率的影响 | 第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六、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