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一、引言 | 第7-13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7-8页 |
1.职业教育 | 第7-8页 |
2.课程设置 | 第8页 |
(二) 我国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 第8-11页 |
1.护理课程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8-9页 |
2.新的课程体系的建立 | 第9-11页 |
(三) 现阶段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国际背景 | 第11-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调查对象 | 第14页 |
(二) 调查方法 | 第14页 |
三、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 第14-16页 |
(一) 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 | 第14页 |
(二) 课程结构不合理 | 第14-15页 |
(三) 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四、两种课程体系在各自学校中的优势和不足 | 第16-17页 |
五、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重构 | 第17-25页 |
(一) 对护理专业课程设置重构的理论思考 | 第17-18页 |
1.课程设置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 | 第17-18页 |
2.课程设置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 第18页 |
(二) 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18-20页 |
1.适应性与系统性原则 | 第19页 |
2.职业性与理论性并重的原则 | 第19页 |
3.以学为主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原则 | 第19页 |
4.前瞻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19-20页 |
(三) 高职护理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 | 第20页 |
(四) 护理专业课程设置重构的意义 | 第20-22页 |
1.护理课程设置重构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20-21页 |
2.护理课程设置重构是护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21-22页 |
(五) 护理专业课程设置重构的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1.学科本位因素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 第22-23页 |
2.师资队伍本身对课程结构重组的影响 | 第23页 |
(六) 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 | 第23-25页 |
1.综合化趋势 | 第23-24页 |
2.职业化趋势 | 第24页 |
3.实践化趋势 | 第24页 |
4.个性化趋势 | 第24-25页 |
5.国际化趋势 | 第25页 |
六、对护理专业课程设置重构的实践构想 | 第25-30页 |
1.比较传统的课程设置和协和的课程设置,吸取二者的优势 | 第25-26页 |
2.突出实践能力 | 第26-27页 |
3.在阶梯型课程设置模式的基础上与模块结合的结构设置课程 | 第27-28页 |
4.模块是体现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教育特色 | 第28-30页 |
结束语 | 第30-3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附录:北京市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调查方案 | 第3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