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理论论文--金融市场论文--证券市场论文

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进化博弈及其多重均衡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3页
1 绪论第13-21页
   ·问题的提出第13-15页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第15-16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7-18页
   ·论文的结构第18-19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19-21页
2 研究现状述评第21-41页
   ·传统主流金融理论中的投资者行为第21-25页
     ·传统主流金融学的研究内容第21-23页
     ·传统主流金融理论分析的理论缺陷第23-25页
   ·行为金融学理论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第25-33页
     ·投资者行为的理论基础:期望理论第26页
     ·投资者个体行为研究第26-30页
     ·投资者群体行为的研究第30-31页
     ·投资者行为的理论模型第31-33页
   ·非理性交易者能否“生存”:传统主流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之争第33-35页
     ·传统主流金融学理论的观点第33-34页
     ·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观点第34-35页
   ·国内关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现状第35-38页
     ·关于个体投资者行为的研究第36-37页
     ·关于投资者群体行为的研究第37-38页
   ·研究方法述评第38-39页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3 证券投资者行为、进化博弈与策略均衡第41-53页
   ·投资者群体行为──一个进化的生态系统第41-42页
   ·传统的分析方法及其缺陷第42-44页
     ·经典博弈理论的策略互动分析法第43-44页
     ·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第44页
   ·进化博弈理论的产生、内容及其应用第44-51页
     ·进化博弈论的产生及发展第44-46页
     ·进化博弈理论的基本内容第46-48页
     ·进化博弈论的应用现状第48-51页
   ·进化博弈论应用于证券投资者行为进化研究的可行性第51页
   ·证券投资者行为进化博弈的进化稳定策略和模仿者动态定义第51-52页
     ·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进化稳定策略第51-52页
     ·证券投资者行为进化的模仿者动态第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4 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进化博弈模型与均衡特征第53-77页
   ·基本假设第53-54页
   ·模型参数及变量第54-55页
   ·收益正性动态条件下的进化博弈模型第55-71页
     ·模型的建立第55-59页
     ·进化过程的路径选择及其均衡特征第59-61页
     ·系统进化及均衡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1-67页
     ·一级市场供给弹性对系统进化及其均衡的影响第67-69页
     ·投资者风险厌恶不同时对系统进化及其均衡的影响第69-71页
   ·弱收益正性动态条件下的进化博弈模型第71-74页
     ·弱收益正性动态的概念第71-72页
     ·模型的建立第72-74页
     ·模仿障碍对系统进化及均衡的影响第74页
   ·本章小结第74-77页
5 我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进化博弈及其均衡的实证分析第77-93页
   ·我国证券投资者结构及其特点第77-82页
     ·我国证券投资者结构情况第77-78页
     ·个人投资者概况第78-81页
     ·机构投资者概况第81-82页
   ·我国证券投资者行为进化博弈及其均衡特征的实证分析第82-86页
     ·基本假设条件分析第82页
     ·模型参数值的选取第82-83页
     ·实证分析第83-86页
   ·我国股市噪声交易占主导地位的市场表现第86-87页
   ·我国股市噪声交易主导市场的成因第87-91页
   ·本章小结第91-93页
6 证券投资者行为进化及其均衡的效应分析第93-103页
   ·股市波动第93-99页
     ·股市波动之谜第93-96页
     ·股市波动──基于投资者行为进化及均衡的解释第96-99页
   ·市场价格发现及资源配置功能的弱化第99-102页
   ·本章小节第102-103页
7 基于证券投资者行为进化的证券市场相机治理第103-115页
   ·从证券投资者行为进化的角度看一些政策作用的有限性第103-108页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第103-105页
     ·引入“卖空机制”第105-107页
     ·引入“做市商”制度第107-108页
   ·基于投资者行为进化的证券市场相机治理第108-113页
   ·本章小节第113-115页
8 结论第115-117页
   ·主要结论第115-116页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9页
附录第129-131页
独创性声明第131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位牵引前移面中份骨骼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下一篇:γ射线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