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老库区反贫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第1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状况第14-32页
   ·可持续发展观形成背景第14-19页
     ·可持续发展观的概念第14-17页
     ·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第17-18页
     ·可持续发展基本观点第18-19页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和定量研究方法第19-26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第19-24页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方法第24-25页
     ·定量研究的展望第25-26页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6-32页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形成第26-28页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存在的不足第28-29页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重点第29-32页
第2章 研究方案第32-39页
   ·引言第32-33页
     ·老库区社会经济特征第32页
     ·移民人均耕地面积少,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低,人地矛盾极为突出第32-33页
     ·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落后第33页
     ·库区环境差、自然条件恶劣第33页
     ·贫困较为突出 基本口粮不足第33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3-35页
     ·相对紧缺的自然资源要求农业发展遵循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第33-34页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第34页
     ·土地资源开发是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第34页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第34-35页
   ·研究的主要目标第35页
     ·探索老库区土地质量的演变规律第35页
     ·确立老库区反贫困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第35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5-36页
     ·老库区土壤质量的演变研究第35页
     ·老库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第35页
     ·老库区移民环境容量分析第35页
     ·老库区反贫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第35-36页
   ·技术路线第36页
   ·研究方法第36-37页
   ·试验方法第37-39页
     ·土壤基本性质的测定第37页
     ·土壤水分的研究第37页
     ·土壤粘粒化学组成的测定第37-38页
     ·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测定第38页
     ·土壤微生物学测定第38页
     ·钾的固定和释放第38页
     ·磷的固定和释放第38-39页
第3章 老库区土壤质量的研究第39-64页
   ·土壤颗粒组成及土粒团聚性第39-40页
   ·土壤的保水供水性能第40-45页
     ·土壤水分的基本性质第40-41页
     ·土壤保水供水性能第41-42页
     ·土壤吸水性第42-43页
     ·土壤毛管水上升移动第43-45页
   ·土壤化学特性第45-49页
     ·土壤有机质第45-46页
     ·土壤粘粒第46-47页
     ·土壤养分状况第47-48页
     ·土壤微量元素第48-49页
   ·土壤钾的固定及其有效性第49-52页
     ·土壤钾素基本状况第49页
     ·安置区土壤对钾的固定第49-51页
     ·土壤固定钾的有效性第51-52页
     ·土壤钾的吸附方程第52页
   ·土壤对磷的固定和释放作用第52-55页
     ·土壤磷素基本状况第53页
     ·土壤对磷的吸附固定第53-55页
     ·固定磷的释放第55页
   ·新垦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第55-56页
   ·新垦土壤的改良与培肥第56-62页
     ·坡土改梯土,结合综合治理提高土壤肥力第58-60页
     ·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第60-62页
     ·改革耕作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第62页
   ·小结第62-64页
第4章 老库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第64-74页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第64-69页
     ·库区土地利用亚系统第64-66页
     ·社会经济亚系统第66-68页
     ·生态环境亚系统第68-69页
   ·社会经济驱动力第69-72页
     ·驱动力因子识别第69-71页
     ·驱动力因子分析第71-72页
   ·小结第72-74页
第5章 老库区移民安置适宜性评价与移民环境容量分析第74-87页
   ·人口容量的研究方法第74-76页
     ·单因子分析法第75页
     ·土地资源分析法第75页
     ·资源综合平衡法第75页
     ·投入产出法第75-76页
     ·系统动力学方法第76页
   ·参与性评估方法PRA在本研究中的应用第76-77页
   ·老库区移民安置适宜性评价第77-82页
     ·资料的收集第77-78页
     ·评价指标的确定与分级第78页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78-79页
     ·评价结果第79-82页
   ·老库区移民环境容量分析第82-85页
     ·移民安置区的选择第82-83页
     ·移民环境容量计算模型第83页
     ·移民数量临界警戒模型第83页
     ·邻水县库区移民环境容量分析第83-85页
   ·小结第85-87页
第6章 老库区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第87-114页
   ·研究区概况第87-88页
   ·邻水县库区反贫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耦合关系分析第88-91页
     ·邻水县库区贫困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第88-90页
     ·邻水县库区反贫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耦合关系第90-91页
     ·邻水县库区反贫困和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第91页
   ·邻水县库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第91-110页
     ·库区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91-92页
     ·库区区域农业可持续利用与开发的基本思路第92-95页
     ·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法第95页
     ·可持续发展规划目标第95页
     ·可持续发展规划模型第95-96页
     ·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案第96-110页
   ·库区区域可持续发展利用途径第110-114页
     ·打破贫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第110-111页
     ·改变扶贫方式,增强库区人民自身的反贫困能力。第111-112页
     ·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第112-113页
     ·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有效手段第113-114页
第7章 结语与讨论第114-121页
   ·库区土壤质量的变化特点第114-116页
   ·老库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第116页
   ·老库区移民安置适宜性评价与移民环境容量分析第116-117页
   ·反贫困与生态环境性建设是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第117-120页
   ·论文创新点第120页
   ·建议与讨论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8页
致谢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药鱼藤酮的遗传毒性和淋巴细胞损伤作用初步研究
下一篇:房地产全程营销的初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