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课题源起与研究目的 | 第10-13页 |
·研究源起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现实意义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法与政治的关系 | 第17-27页 |
·公法与私法的概念及其划分依据 | 第17-18页 |
·法与政治关系概述 | 第18-24页 |
·公私法与政治关系的不同之处 | 第24-27页 |
第三章 《物权法》的政治哲学分析 | 第27-46页 |
·《物权法》的政治诉求 | 第27-32页 |
·《物权法》的政治特点 | 第27-30页 |
·《物权法》的政治目的 | 第30-32页 |
·《物权法》的政治哲学讨论 | 第32-46页 |
·《物权法》的性质探讨 | 第32-37页 |
·《物权法》中的政治哲学理论基础及其价值取向 | 第37-46页 |
第四章 《物权法》的文本分析:以“公民—社会—国家”为视角 | 第46-56页 |
·公民、社会、国家的概念界定 | 第46-47页 |
·公民的概念 | 第46页 |
·社会的概念 | 第46-47页 |
·国家的概念 | 第47页 |
·《物权法》中的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 第47-51页 |
·《物权法》中的社会与公民的关系 | 第51-53页 |
·《物权法》中的公民之间的关系 | 第53-54页 |
·对《物权法》中的“公民—社会—国家”关系的梳理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物权法》在调整“公民--社会--国家”关系中的作用 | 第56-66页 |
·《物权法》在调整公民—社会-国家关系中的优势 | 第56-59页 |
·《物权法》在调整“公民—社会—国家”关系中不足之处 | 第59-66页 |
第六章 《物权法》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 第66-74页 |
·对政治学理论方面的影响 | 第66-68页 |
·对法政治学科理论发展的促进 | 第66-67页 |
·对宪政理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 第67-68页 |
·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 第68-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后记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