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一、新中国公民权利理论的历史演进 | 第8-19页 |
(一) 公民权利理论的孕育 | 第8-12页 |
(二) 公民权利理论的产生和初步形成 | 第12-14页 |
(三) 公民权利理论的挫折 | 第14-17页 |
(四) 公民权利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17-19页 |
二、新中国公民权利理论的构成 | 第19-34页 |
(一) 关于平等权 | 第19-22页 |
(二) 关于政治权利和自由 | 第22-26页 |
(三) 关于社会经济及文化教育权利 | 第26-29页 |
(四) 关于人身自由 | 第29-31页 |
(五) 关于特定人的权利 | 第31-34页 |
三、新中国公民权利理论发展的动因及经验 | 第34-43页 |
(一) 新中国公民权利理论发展的动因 | 第34-37页 |
1、民主政治实践的逐步深化推动了公民权利理论的发展 | 第34-35页 |
2、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改革为公民权利理论发展提供了基础性动力 | 第35-36页 |
3、文化教育发展直接促进了公民素质的提高和公民权利理论的发展 | 第36-37页 |
(二) 新中国公民权利理论发展的基本经验 | 第37-43页 |
1、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的原则 | 第37-39页 |
2、坚持顺应世界立宪潮流 | 第39页 |
3、坚持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 第39-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