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第1章 科学发展观及其形成过程 | 第10-18页 |
·科学发展观释义 | 第10-13页 |
·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 第10-11页 |
·对全面发展的理解 | 第11页 |
·对协调发展的理解 | 第11-12页 |
·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 第12-13页 |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 第13-18页 |
·科学发展观是对世界各国传统发展模式的传承和创新 | 第13-14页 |
·科学发展观是对新中国建国以来发展经验、教训的理论总结 | 第14-16页 |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我国现实国情的理性反思 | 第16-18页 |
第2章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科学技术背景分析 | 第18-29页 |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第18-23页 |
·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民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学素养显著提高,为提出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科技方面的思想基础 | 第18-20页 |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创新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提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科技方面的物质基础 | 第20-21页 |
·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科技已经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为提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科技方面的环境基础 | 第21-22页 |
·科技体制、政策的逐步完善,为提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科技方面的制度基础 | 第22-23页 |
·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不能完全满足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 第23-29页 |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的不协调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 第23-25页 |
·我国科技体系内部发展不协调,基础研究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第25-26页 |
·科学技术发展的负效应日益明显,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第26-29页 |
第3章 科学发展观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 第29-48页 |
·以科学技术的生态化为目标 | 第29-36页 |
·自然科学技术的生态化 | 第30-32页 |
·社会科学技术的生态化 | 第32-36页 |
·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 | 第36-40页 |
·当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的趋势 | 第36-37页 |
·科学发展观呼唤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 第37-39页 |
·加强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 第39-40页 |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发展研究的协同发展 | 第40-44页 |
·三种研究模式的比较 | 第40-42页 |
·加强基础研究,确保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 第42-44页 |
·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的统筹兼顾 | 第44-48页 |
·两种创新模式的比较 | 第44-46页 |
·实现由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战略转变,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