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30页 |
1 农药对环境水体的污染 | 第13-14页 |
2 农药在环境中的光化学降解 | 第14-17页 |
·直接光解 | 第15页 |
·间接光解 | 第15-17页 |
3 农药在环境中的水化学降解 | 第17-18页 |
·pH对水解的影响 | 第17-18页 |
·温度对水解的影响 | 第18页 |
4 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 | 第18-20页 |
·农药对水生植物的毒性 | 第18-20页 |
·农药对水生动物的毒性 | 第20页 |
5 研究背景、内容和意义 | 第20-23页 |
·研究背景 | 第20-21页 |
·三唑酮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2-23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3-30页 |
第二章 三唑酮的光化学降解研究 | 第30-4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0-34页 |
1 药品和试剂 | 第30页 |
2 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3 试验光源 | 第31页 |
4 三唑酮的检测分析条件 | 第31页 |
5 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精确度 | 第31-32页 |
6 三唑酮在有机溶剂中的光化学降解 | 第32页 |
·标准母液的配制 | 第32页 |
·光解实验 | 第32页 |
7 三唑酮在水中的光化学降解 | 第32-33页 |
·光源对三唑酮光解的影响 | 第32页 |
·工作液的配制 | 第32页 |
·光解实验 | 第32页 |
·提取与分析 | 第32页 |
·初始浓度对三唑酮光解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丙酮对三唑酮光解的影响 | 第33页 |
·溶解氧对三唑酮光解的影响 | 第33页 |
·三唑酮在不同类型水中的光解 | 第33页 |
·水样的采集和处理 | 第33页 |
·光解实验 | 第33页 |
8 结果计算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1 三唑酮在有机溶剂中的光化学降解 | 第34-36页 |
2 三唑酮在水中的光化学降解 | 第36-41页 |
·光源对三唑酮光解的影响 | 第36-37页 |
·初始浓度对三唑酮光解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丙酮对三唑酮光解的影响 | 第38-39页 |
·氧含量对三唑酮光解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三唑酮在不同类型水中的光解 | 第40-4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1-42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第三章 三唑酮的水化学降解研究 | 第45-5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5-48页 |
1 药品和试剂 | 第45页 |
2 仪器设备 | 第45-46页 |
3 三唑酮的分析条件 | 第46页 |
4 三唑酮在不同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 | 第46页 |
·缓冲溶液的配制 | 第46页 |
·水解实验 | 第46页 |
5 三唑酮水解的温度效应 | 第46-47页 |
6 三唑酮在模拟水生环境中的降解 | 第47页 |
7 结果计算 | 第47-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1 三唑酮在不同pH值缓冲液中的水解 | 第48-50页 |
2 温度对三唑酮水解的影响 | 第50-51页 |
3 三唑酮水解反应的活化能(E)、活化焓(△H)和活化熵(△S) | 第51-53页 |
4 三唑酮在模拟水生环境中的持久性 | 第53-5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4-55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第四章 三唑酮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 | 第57-7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8-61页 |
1 药品和试剂 | 第58页 |
2 仪器设备 | 第58页 |
3 试验生物的采集和培养 | 第58-59页 |
·浮萍的采集和培养 | 第58页 |
·培养液的组成 | 第58页 |
·彭泽鲫的采集和驯化 | 第58-59页 |
4 浮萍生长抑制试验中叶绿素a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 第59页 |
·叶绿素a的提取方法的优化 | 第59页 |
·不同样品量和测定方法对结果的影响 | 第59页 |
·提取剂不同含水量对测定的影响 | 第59页 |
·叶绿素a的测定 | 第59页 |
·叶绿素a含量的计算 | 第59页 |
5 三唑酮、Cd~(2+)对浮萍的单因子毒性 | 第59-60页 |
6 三唑酮、Cd~(2+)对彭泽鲫的单因子毒性 | 第60页 |
7 三唑酮和Cd~(2+)的联合毒性研究 | 第60页 |
8 三唑酮和Cd~(2+)在模拟水生环境中的联合毒性研究 | 第60页 |
9 结果计算 | 第60-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7页 |
1 叶绿素a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结果 | 第61-63页 |
·叶绿素a提取液的吸收光谱 | 第61页 |
·不同提取剂和提取方法对叶绿素a测定的影响 | 第61-62页 |
·不同样品量和测定方法对结果的影响 | 第62页 |
·提取剂不同含水量对测定的影响 | 第62-63页 |
2 三唑酮、Cd~(2+)对浮萍的单因子和联合毒性 | 第63-64页 |
3 三唑酮、Cd~(2+)对彭泽鲫的单因子和联合毒性 | 第64-65页 |
4 三唑酮、Cd~(2+)在模拟水生环境中的联合毒性 | 第65-67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7-68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0-74页 |
1 主要结论 | 第70-72页 |
·三唑酮的光化学降解研究 | 第70页 |
·溶剂的极性对三唑酮光解影响较大 | 第70页 |
·光源和透光材料对三唑酮的光解有显著影响 | 第70页 |
·初始浓度与三唑酮的光解率呈负相关关系 | 第70页 |
·丙酮是三唑酮光解的光敏剂 | 第70页 |
·三唑酮在不同水体中光解率不同 | 第70页 |
·三唑酮的水化学降解研究 | 第70-71页 |
·pH对三唑酮水解的影响 | 第70-71页 |
·温度对三唑酮水解的影响 | 第71页 |
·三唑酮在模拟水生环境中的持久性 | 第71页 |
·浮萍生长抑制试验中叶绿素a分析方法的优化 | 第71页 |
·三唑酮和Cd~(2+)对浮萍、彭泽鲫的联合毒性研究 | 第71-72页 |
·三唑酮和Cd~(2+)对浮萍的联合毒性 | 第71页 |
·三唑酮和Cd~(2+)对彭泽鲫的联合毒性 | 第71-72页 |
·三唑酮和Cd~(2+)在模拟水生环境中的联合毒性 | 第72页 |
2 主要创新点 | 第72页 |
3 建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录一 攻硕期间获得奖励和发表论文情况 | 第75-76页 |
附录二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