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片空间结构缺陷稳定分析及试验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 论 | 第13-18页 |
| ·板片空间结构体系简介 | 第13-14页 |
| ·板片空间结构体系稳定分析的重要性 | 第14-15页 |
| ·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结构稳定性原理 | 第18-28页 |
| ·稳定性的定义 | 第18-19页 |
| ·稳定判别准则 | 第19-20页 |
| ·能量准则在有限单元法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 ·稳定问题的分类 | 第21-24页 |
| ·失稳的原因 | 第24页 |
| ·稳定问题与强度问题 | 第24-25页 |
| ·近代稳定性理论 | 第25-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板片结构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 第28-67页 |
| ·概述 | 第28-29页 |
| ·板片结构分析中采用的单元模型 | 第29页 |
| ·线性屈曲分析(特征值屈曲分析 | 第29-31页 |
| ·模态分析和特征值屈曲分析 | 第31-32页 |
| ·非线性稳定分析 | 第32-42页 |
| ·几何非线性 | 第32-33页 |
| ·材料非线性 | 第33-35页 |
| ·非线性稳定性的全过程分析技术 | 第35-42页 |
| ·非线性分叉失稳 | 第42-43页 |
| ·算例 | 第43-66页 |
| ·单元铰接穹顶结构 | 第43-46页 |
| ·一点加载双杆体系 | 第46-49页 |
| ·三点加载双杆体系 | 第49-52页 |
| ·K6型凯威特单层网壳 | 第52-55页 |
| ·单层板杆组合结构 | 第55-57页 |
| ·实腹设计模型 | 第57-61页 |
| ·空腹设计模型 | 第61-63页 |
| ·立体桁架设计模型 | 第63-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四章 板片结构缺陷稳定性分析 | 第67-101页 |
| ·缺陷的定义 | 第67页 |
| ·缺陷的分类 | 第67-69页 |
| ·缺陷与扰动 | 第69页 |
| ·初始几何缺陷对板片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 ·一致模态法在板片结构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第70-71页 |
| ·板片结构稳定性分析的改进随机缺陷法 | 第71-78页 |
| ·基本假定 | 第72页 |
| ·指导思想 | 第72页 |
| ·程序的编制 | 第72-74页 |
| ·临界荷载分布规律的研究 | 第74-78页 |
| ·设计临界荷载的取值 | 第78页 |
| ·算例 | 第78-99页 |
| ·缺陷对K6型凯威特单层网壳的影响 | 第78-81页 |
| ·缺陷对单层板杆组合结构的影响 | 第81-82页 |
| ·缺陷对实腹设计模型的影响 | 第82-84页 |
| ·缺陷对空腹设计模型的影响 | 第84-86页 |
| ·缺陷对立体桁架设计模型的影响 | 第86-88页 |
| ·南通体育会展中心屋盖工程稳定性分析 | 第88-9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 第五章 板片结构稳定性试验 | 第101-134页 |
| ·试验概述 | 第101-103页 |
| ·试验目的 | 第101页 |
| ·试件原始数据测量 | 第101页 |
| ·试验设备 | 第101-102页 |
| ·加载方式 | 第102页 |
| ·数据采集 | 第102页 |
| ·试验步骤 | 第102页 |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102-103页 |
| ·实腹模型试验 | 第103-113页 |
| ·实腹模型试验概述 | 第103-107页 |
| ·实腹模型试验结果与考虑实测缺陷计算结果 | 第107-111页 |
| ·理想坐标实腹模型临界荷载计算 | 第111页 |
| ·一致模态法计算实腹模型临界荷载 | 第111页 |
| ·改进随机缺陷法计算实腹模型临界荷载 | 第111-113页 |
| ·空腹模型试验 | 第113-119页 |
| ·空腹模型试验概述 | 第113-115页 |
| ·空腹模型试验结果与考虑实测缺陷计算结果 | 第115-117页 |
| ·空腹模型临界荷载计算 | 第117-119页 |
| ·立体桁架模型试验 | 第119-126页 |
| ·立体桁架模型试验概述 | 第119-121页 |
| ·立体桁架模型试验结果与考虑实测缺陷计算结果 | 第121-124页 |
| ·立体桁架模型临界荷载计算 | 第124-126页 |
| ·大模型试验 | 第126-133页 |
| ·大模型试验概述 | 第126-130页 |
| ·大模型试验结果与考虑实测缺陷计算结果 | 第130-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 第六章 结构缺陷敏感区域的研究 | 第134-145页 |
| ·结构缺陷敏感区域的定义及研究意义 | 第134页 |
| ·结构缺陷敏感区域的研究方法 | 第134-135页 |
| ·几种结构的缺陷敏感区域研究 | 第135-144页 |
| ·K6型凯威特单层网壳缺陷敏感区域研究 | 第135-139页 |
| ·单层板杆组合结构缺陷敏感区域研究 | 第139-141页 |
| ·有板立体桁架设计模型缺陷敏感区域研究 | 第141-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4-145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5-149页 |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145-148页 |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148-1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9-154页 |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54-155页 |
| 致 谢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