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内燃机车论文--动力装置论文--柴油机论文

提速机车柴油机轴系动力仿真方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7-8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1.2.1 柴油机轴系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现代设计方法在柴油机开发中的应用第9-11页
  1.2.3 国内外对柴油机动平衡研究现状第11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1-13页
第二章 机车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第13-24页
 2.1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分析第13-15页
 2.2 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第15-17页
 2.3 简化后的机构受力分析第17-20页
  2.3.1 机构运动件的质量换算第17-19页
  2.3.2 简化后机构受力分析第19-20页
 2.4 曲柄连杆机构对机体的作用力第20-21页
 2.5 柴油机的平衡分析与平衡方法第21-24页
  2.5.1 离心惯性力的平衡第21-22页
  2.5.2 往复惯性力的平衡第22-24页
第三章 虚拟样机技术介绍第24-31页
 3.1 引言第24-25页
 3.2 虚拟样机的定义第25页
 3.3 虚拟样机的特点第25-26页
 3.4 虚拟样机的应用范围第26-27页
 3.5 虚拟样机的作用第27页
 3.6 虚拟样机的技术支持第27-28页
 3.7 国内外研究应用情况第28-31页
第四章 曲柄连杆机构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第31-47页
 4.1 概述第31-33页
 4.2 多体动力学的算法原理第33-37页
 4.3 曲柄连杆机构几何模型的建立第37-40页
  4.3.1 I-DEAS软件的CAD模块第37-38页
  4.3.2 仿真分析软件 ADAMS第38-39页
  4.3.3 曲柄连杆机构几何模型的建立第39-40页
 4.4 三维实体模型质量特性参数的计算第40-42页
 4.5 曲柄连杆机构多刚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42-47页
  4.5.1 多刚体动力学分析第42页
  4.5.2 曲柄连杆机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42-47页
第五章 16v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仿真研究第47-63页
 5.1 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仿真结果第47-58页
 5.2 动力学仿真测试数据分析第58页
 5.3 曲柄连杆机构的参数优化第58-63页
  5.3.1 优化模型第59页
  5.3.2 定义设计变量第59-60页
  5.3.3 设计变量上下限的规定第60页
  5.3.4 目标函数的规定第60页
  5.3.5 设计变量敏度分析第60页
  5.3.6 优化结果及分析第60-62页
  5.3.7 优化结果的实施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3-64页
 6.1 结论第63页
 6.2 建议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负载仿真装置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小波域的视频编码抗误码方法研究